《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

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jpg

我花了幾十年的時間才徹底了解自己的人生,

但這卻是我人生最值得做的一件事。

克里斯˙汀生

Ivory 最近常常感到很迷茫,

失去起床的動力......

喪失和朋友盡興的衝動......

消逝了過往對生命的熱忱......

我甚至失去了,

身為一個好的人力資源者應具備的人際溫度

「天啊!我到底怎麼了?」

不知曾幾何時,臉上不曾再展開真心的笑顏

透過與作者的一期一會,

希望能為我的生命之窗,

注入青春能量,

讓我能重新擁抱人生的意義。

 

第一章 展翅高飛

沒有理論,我們猶如沒有方向的羅盤,

在茫茫大海中漂浮,如果我們看不到遠方,

那就只能靠運氣隨波逐流;

而好的理論則可以指引我們前行.....

(這大概是Ivory我截至目前為止,閱讀過最系統的理論書籍了!

有的時候讀到一半,還會自己突然恍神是不是在讀大學的管理學課本。)

 

聽聽理論怎麼說

好的理論不會只能運用在一些公司或一些人身上,應該是要放諸四海皆準

不僅可以解釋現象是什麼原因造成的,還能告訴你為什麼

 

不僅如此,一個好的理論不但可以幫助我們方類、解釋

重要的是,可以讓我們預測未來

(在我們實際行動前,即可利用理論得知未來會怎樣;

「如果......則......」的陳述提供建議。)

 

一般人常以為預測未來最好的方法,就是在決定之前蒐集資料,越多越好;

但這麼做的風險就像是「開車看後照鏡」,畢竟蒐集到的資訊往往屬於過去。

當然,我們可以把經驗和資訊當作良師;

但是,有時從經驗中學習,代價未免太高。

(舉個例子:「你不一定要結果好幾次婚,才知道如何當個好伴侶」),

這就是理論的價值所在。

這個舉例就讓我想起國小老師黑板上的一句話:

聰明的人學習經驗,愚笨的人製造經驗」,

小時候我還看不懂這句話的含義,但長大後也漸漸明白,

能夠當個「聰明人」還真不容易,

畢竟自己深刻體驗過的事,我們才會印象最深,

不也因為如此,才會有「不經一事,不長一智」的說法嗎?

 

當然,人生確實有很多問題不是用單一理論就可以解決的,

所以,我們應該要學習以多個理論的角度來剖析問題

 

第1部 發現生涯之樂

一開始我們先討論讓工作充滿熱情的因素:透過這些,我們才能真正樂在工作;

接著,我們了解如何透過審慎計畫和面對無可預期的機會,

來尋找你熱愛的工作;

最後,我們談論資源分配與你決定的策略是否相符。

如果這三個步驟都做對了,你就能踏上快樂的生涯之路。

 

只有相信你做的是偉大的工作,你才能獲得真正的滿足;

只有熱愛你的工作,你才能做出偉大的工作。

如果你還沒找到你愛的工作,那就繼續尋找,不要妥協。

這就給感情的事一樣,找到的時候,你自然就知道。」

-Steven Jobs

希望你在閱讀這篇文章後,能有這種感覺:

每天早晨一睜開眼睛,為了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而欣喜若狂

(I'm on the way, hope you join me soon. -Ivory)

我們的策略是去蕪存菁找出更好的選擇,善用資源,使原來的計劃好上加好。

 

作者以優先順序作為討論的起點,這是決策的核心條件:

對你的工作生涯而言,你覺得最重要的是什麼?

(但問題就在於,你覺得最重要的不一定等於讓你快樂? 所以......

你一定要看完這本書)

 

接著,我們得學習什麼時後該仔細計畫,什麼時後該隨機行事

 

最後一個要素是執行很多人常看什麼事情最緊急,就把時間花在上面,

或把心血注入能最快得到回饋的事,這也是我們在建構策略時必須小心的陷阱。

 

第二章 如何讓你的熱情燃燒

我們會活得不快樂,讓自己身陷痛苦的泥淖之中,

常常是因為我們不知如何激發好的動機。

一個理論是否可靠,最好的檢驗方式

就是找出一些反常的例子,也就是該理論無法解釋的現象

 

我們可以利用赫茲伯格的雙因子理論,來了解工作中如果有哪些因素出了問題,就會讓我們覺得不滿意。

也就是說,你必須把不利健康的因素揪出來,設法解決,

才能減少對工作的不滿。(※請注意,這裡是用“減少不滿”而非“增加滿足感”。)

(不過要強調的是,即使不斷改善工作的保健因素,

你也不能可能立刻變得熱愛這份工作,頂多只是不討厭而已。

對工作不滿意的反面不是對工作滿意,只是對工作的厭惡感消失了。)

 

所以,我們要在動機因素和保健因素間求取平衡

為什麼金錢會成為你痛苦的根源?

在赫茲伯格的理論中,“薪水”被歸因為保健而非動機因素,

所以,如果你把金錢放在首位來考量,只想滿足保健因素,你的目標沒有其他,

就是再賺更多的錢!!! 那麼打從這起,就開始出現問題了。

此外,動機也能用在你意想不到的地方 

(克里斯˙汀生 說:重要的是過程,而非抵達終點」)

從這個角度來思考,動機的力量非常強大,

成就感學到東西的感覺成為團隊中的要角,這些都得以激發出真正的動機。

(就以成就感這件事舉例,Ivory在念書的時候,非常喜歡解數學的習題,

算出答案的瞬間,我可能會開心地放下筆說:「終於K.O.題目了!」

但其實我更享受在解題過程中,習題逐漸撥雲見日的痛快感)

 

如果你想幫助別人,可以考慮從事管理工作;

追逐金錢頂多只能緩和工作的挫折感

(像Ivory我就會自我安慰,為了錢糊口,受老鳥的幾口氣我就忍了)

我們最容易犯的錯誤,就是過得重視成功的裝飾品,

以為那些才能為我們帶來快樂

為了挖掘真正的快樂你必須持續不斷尋找有意義的機會

讓你得以學到更多的東西肩負更多的責任

 

動機理論建議你用另一套問題來問自己:

我目前的工作有意義嗎?這個工作是否能帶給我成長?

我可以學到新的東西嗎?

這些才是真正能激勵你的因素。

一旦你能想通,其它這些可以具體衡量的層面,

如金錢和地位,就不是那麼重要了。

 

第三章 計劃與變化

在追求抱負與目標時,你還得善加利用預料之外的機運。

因為"成功",總在你意想不到的地方。

策略是來自兩個完全不同的源頭:

第一個是預期的機會:這是你看得到並且下定決心追逐的目標,

此即審慎策略

第二個是無可預期的機會

通常會出現在你照原訂計劃和策略進行時冒出來的問題與機會

(為什麼同時稱問題與機會呢?因為事情總有一體兩面,端看你如何思考),

此即應急策略

但不論是哪種策略,有一個道理你得先明白,

就是:沒有一種策略比較好或比較差,你必須依自己的路徑做選擇

(這個道理就像我們做招募的HR一樣,都會有一個基本的Semse:

「要找最合適的人才,而不是找最優秀的人才」)

策略不是一個獨立事件,不是一群高級主管一起開會,

就手中數據進行分析然後決定怎麼做就行了;

策略是多變又難以控制,且持續不斷的一個過程。

如果當前的策略可行,你會專注在這項目標並督促每一個人為其目標奮鬥;

然而,這樣的專注卻可能導致你忽視重大的機會。

策略的修正或許是艱難的考驗,

但幾乎所有的公司,都是從這個過程發展出贏家策略。

(大家知道Youtube創立的由來是什麼嗎?

就是來自創新的其中一項:「意料之外的事件」)

在審慎思考和臨時應變間求取平衡

(Ivory還記得在《記得你是誰》其中有一課,

談到了相關的這個觀念:放大你的格局,就能不拘泥小結

至此以後,遇到困惑的十字路口時,我都會以此方式進行思考,

只希望做出自事宜當下的決定。)

 

不管你是否有察覺到,在我們的生活和工作生涯中,

我們總是一方面按照審慎的策略往前走,另一方面則必須按照無可預期的選擇。

當然,如果你目前的工作已經滿足保健與動機因素,大可依照審計的計劃去做;

但是,如果你還沒找到這樣的工作,還在持續摸索中,

你就得採取應急策略臨機應變。

打個比方來說,就像進行人生實驗,

我們從每次的經驗學到東西,然後調整自己的計劃。

透過不斷地實驗、調整,直到你的策略奏效。

在工作生涯中,你會發現你最喜歡的領域是什麼,

做什麼可使你感到得心應手,甚至發光發熱,

最後必然可找到不但能滿足保健因素,也能使動機因素發會最大的效用工作。

但這絕對不是象牙塔裡苦思冥想就能辦到的,

策略總是來自你可預期及不可預期的種種機會,

最重要的是,你一定要走出去,好好嘗試,

才會知道什麼樣的工作最符合你的才能和興趣。

(我們都要避免成為思想的巨人,行動的侏儒)

但在你找到答案之後,就該改採審慎策略,小心翼翼地按照計畫行事。

面對機會不難,難的是你如何採取哪一種策略?

理論上來說,你不必進醫學院接受多年的醫學訓練之後,

才明白你並不想當醫生。但你要如何知道什麼是最佳選擇?

你可以利用一種工具來檢驗哪一種策略的收穫比較大,

如果你希望你的策略可以成功,你就得說出「那些假設必須證明為真」。

簡單來說,就是「如果要行得通,你必須證明什麼?

請仔細想想:如果要達成你的希望,別人必須做什麼,或與你配合什麼?

把你想到的都列出來。

接著問你自己:

「如果要成功達成任務,哪些假設必須證明為真? 這些是你能夠控制的嗎?」

除此之外,你還必須自問:如果要做得愉快,那些假設必須證明為真?

你接受這份工作的動機是出自內在,還是另有外在因素?

為何你認為自己可以愉快勝任? 你有什麼樣的證據?

每次在你考慮換工作,也請你想想最重要的假設是什麼? 如何證明你的假設無誤?

如果你了解應急策略和審慎策略兩種概念,

你就知道人不可能清楚地看見自己的未來。

別浪費時間去找尋透視未來的水晶球

再說,你可能被未來的假象迷惑,對機會視而不見。

在你思量未來之路該怎麼走時,也該展開視野,容納更多的可能。

隨時準備迎向機會的挑戰,必要地時候臨機應變,不斷調整你的策略,

直到找到適合你的工作。

雖然這看似很難,但你必須誠實地面對自己;

畢竟改變常讓人心生畏懼,相較於保持現狀則容易的多。

換言之,你如何分配資源才是最實際的考驗。

為了長遠所做的正確決定,短期看起來卻不合理。

一個策略能否成功,資源分配是真正的考驗。

有些人一心一意追求卓越,

卻不知不覺把資源分配在短期可以看到成就的事情上。

(比方說:升遷、加薪或獎金,是可以立即得到回饋的;但教養兒女這種事,

通常你必須長期努力,但要等到數十年後才能看到兒女的成就。)

其實,人生是否如你所願或悔不當初,就看你如何分配你的人生資源

 

第2部 圓滿的人際關係

相較於家庭生活,我們很容易在工作上過度投資。

在做資源分配時,你必須注意與中心的優先順序相符,

你得確定你要的成功是什麼?那是不是最重要的?

你必須考量到時間框架的問題,提醒自己不要被短期的回饋牽著鼻子走,

犧牲了長期目標。

在家庭生活的投資雖不能得到立即的回饋,要很長一段時間才能看出結果,

然而家庭的影響是無比深遠的。

你雖然能從工作得到成就感,

但只有圓滿的家庭生活與人際關係能帶給你長久的快樂。

(但「朋友在精不在多、如果你覺得現在的朋友很爛怎麼辦?」,

Ivory之所以會拋出這個議題,就是因為覺得在現有的朋友圈中,

不能獲得讓我成長的資糧,但卻一直接受到彼此抨擊的負能量。

但這群朋友又以「我失去了他們我一定會後悔」對我做情緒勒索。

還好,後來在加里˙維納查克的影片中找到了答案take new friend!)

沒有結果並非代表你失敗了,只能證明你用的方法不對,得再試試其他方法

當然,某些企業管理的工具無法應用在個人生活。

例如:公司可以依照企業文化來雇用員工或請人走路,

但你無法選擇自己的孩子。

親密、恆久的人際關係是人生快樂的源頭,值得你努力追尋。

 

05 時鐘滴答響

好資金 V.S 壞資金

成功的公司並非一開始照著正確的策略進行才成功,

而是在最初策略失敗之後,還有多餘的錢可以改變,去嘗試其他作法。

反之,大多數失敗的公司都是一開始就把所有的錢投注在最初的策略上,

就像把所有雞蛋放在同一籃子裡,等到發現策略錯誤時,

已無法挽救或重新開始。

你或許還不知道公司策略是否能成功,

你必須耐心恭候公司成長,又急著看到獲利。

如此一來,就可用最少的資金找到一個可行的策略,

不至於花了很多錢才知道走錯了路。

在這種情況下投入的資金就是好資金

但是如果投入資金之後,急於看到成長而非獲利,則是壞資金。

 

為未來的快樂投資

壞資金理論也適用於人生。

很多人在職場上拚命,有傑出的表現,而且樂在工作;

我們以工作來證明自己能在壓力下完成很多事情。

我們把自己投資在工作上,為了做到這點,

我們把全部心力放在工作上,把工作當作生活的全部。

不幸的是,我們也像上述投資人,沒能抓準投資未來的契機,失去人生的快樂。

你或許希望家人愛你,和朋友感情深厚,

但如果你長久不花時間跟精力去培養人際關係,

你身邊的人最後還是會離你遠去。

人生最孤涼的景況莫過於一個人孤單面對病痛、婚姻或失業的打擊,

沒有人願意伸出同情的手,帶領他們走出傷痛。

 

06 一杯奶昔的任務

公司把焦點放在他們要賣什麼給顧客,而非顧客想要的是什麼。

他們無法和顧客同感,

沒有深入瞭解顧客買他們的產品是為了解決什麼樣的問題。

人際關係也是:我們常常只想到自己要什麼,而不是別人想要什麼

如果你能從別人的角度來看事情,將心比心,就能增強你的人際關係

當你用這樣的觀點:「我的另一半或朋友最需要我做什麼?」

去看你與他人的關係時,答案比較顯而易見。

 

這一生中最重要的事

在你的工作及個人生涯中,如果你能確實掌握必須完成的工作,

將會得到莫大的回饋。

要擁有融洽的伴侶關係,並非找到可以讓你快樂的人,

而是你願意努力讓你愛的人高興

犧牲會讓我們更投入,不只婚姻如此,與家人、朋友的關係也是。

你的犧牲會使你與你工作的組織、你的文化及你的國家有更深的連結。

當你越挫折、越投入,彼此間的關係也會更加穩固。

 

07 席瑟斯之船

一家公司的能力取決於三個因素:資源流程企業的優先順序

能力是不斷變動,而且是長久累積下來的;

沒有任何一家公司在草創時即可完全把能力發展出來。

而這三項因素中最顯而易見的就是資源。

員工把資源轉化為更有價值的產品或服務,也就是為組織創造價值。

員工互動、溝通、協調、做決定,凡此種種就是流程。

透過流程,組織才得以解決更加複雜的問題。

 

你的孩子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

決定一個孩子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

第一個關鍵因素是資源:包括金錢和物質上的資源。

第二個關鍵因素則是流程:這裡所謂的流程,

就是孩子運用資源創造出來的東西。

最後一項能力是孩子中心的優先順序:

從孩子設定優先順序可瞭解他將來會如何做決定,

哪些事對他而言是最重要的,哪些則不急,而又有哪些則是他毫無興趣的。

 

總結來說,

資源是他能利用的東西,

流程是他怎麼做,

而優先順序就是他這麼做的理由。

 

我父母沒為我做的

其實,你給孩子再多資源,都無法給他們自信,

讓他們不怕面對問題,而且有信心解決問題。

然而,自信是來自克服困難的事情。

我們必須讓孩子自己去發現一些簡單的問題,然後想辦法解決,

以幫助他們建立流程的能力和自己。

 

08 經驗學校

即使資質普通,由於不斷地從經驗學習如何克服挫敗或巨大的壓力

---能力就是鍛鍊出來的。

凡是真有挑戰性的工作、失敗的案子、或是接受新領域的考驗,

都是學校經驗的「課程」。

一個領導人的能力如何,就看他是否能修過這些課程。

 

計畫你在經驗學校裡的學習課程

「如果要成為成功的執行長,我必須要有哪些經驗?

必須克服哪些問題?同時,我必須要學習什麼?」

不要考量太多職位的薪水或多高的位階,而是能從工作崗位得到什麼樣的經驗。

每一個人都知道如何慶賀成功,殊不知失敗也是可喜可賀的

---因為你瞄準的是高遠的目標,失敗其實是你努力過的痕跡

 

09 一隻看不見的手

要彌平期待與事實的落差,最強的工具就是文化

我們必須了解文化的運作,努力讓文化發揮影響力。

 

公司文化是如何形成?

文化,是不斷分享的結果,

也就是員工一起合作解決問題,看要怎麼做才能成功。

在每一個組織,總會有第一次碰到問題或挑戰的時候。

文化必須建立在員工做的一連串決定之上。

員工碰到問題時,不只是解決就好了,

還必須從解決的過程中了解什麼是最重要的。

換言之,他們是否了解公司的優先順序,是否知道如何執行。

只要員工透過既定的方式去解決問題,組織的文化就會逐漸成形,

員工下次做決定的時候,就能依照這一套內部規則和指導方針。

這個解決方式不一定要十全十美,只要行得通就可以了。

只要一家公司所處的環境不變,保有相同的競爭力和技術,文化可能是助力;

然而如果環境驟變,一家公司也可能因為文化而難以改變。

 

第3部 遠離監獄

「.....就這麼一次...」

「這是最後一次」,不能堅持原則

為了「就這麼一次」必須付出多大的代價。

這條不歸路的起點總是一個非常小的決定,

你認為這個小決定關係到一件大事,你不得不放棄自己的原則。

好了!等到你完成這件大事,你又覺得這件大事其實也沒什麼了不起。

等到你走到盡頭,才驚覺再多的悔恨也無法回頭了。

人生總有許許多多的情況要你妥協,讓你有「身不由己」之感;

然而只要出現一次「下不為例」,就總會再出現另一個「下不為例」。

萬一我這次跨越界線,往後就會不斷地出界。

百分之百堅守原則,要比百分之九十八來得容易。

如果你不越界,個人道德界線的力量將非常強大。

要是你用理由說服了自己,那就成了一個沒有原則的人,

也就什麼事都做得出來。

好好想想你要堅持什麼樣的原則,然後,絕不妥協。

請在你意識到有問題的第一步時,立刻轉身而去。

(這就是所謂「邊際思考」的陷阱。)

 

目的三部曲

第一,「畫像」

企業之所以成為今天的企業,不是在日後突然發現公司該變成什麼樣子,

然後公司就會變成那個樣子;

是經理人和員工共同期待,希望未來得以建造出什麼樣的公司。

第二,「效用」

第三,「量尺」

為人生目的下定義,請記住這是一個過程而非事件。

為了變成畫像中的人,每一個人的過程都不同。

然而,不管如何,你應該要能回答這樣的問題:

「我真的想要變成那樣的人嗎?」

有很多人衡量人生的量尺是:職位多高? 獲得多少獎項?銀行有多少存款?

但我們的量尺也可以是:幫助多少人?

如果我們不知道人生的目的,就無法掌握人生的優先順序,

導致浪費時間在不重要的事情上。

希望你能與家人朋友發展出更深、更親密的關係,

他們是你生命中重要的人,值得你花心血這麼做;

同時,也希望你堅守設立的原則;最後,希望你能找到人生的量尺。

 

這本書Ivory在閱讀完後,其實沒有百分百的解開我心中的疑惑

(我一開始還期待會像閱讀心理學的書籍一樣,

我會:「啊!」的一聲大喊:原來如此,原來就是這個理論導致這些現象)

但相對地,我覺得好像被提醒了許多 人生該怎麼過會更幸福更不後悔的"方法",

Ivory曾在書上看過一句話:「所謂幸福的人生不是我們有多成功,

是我們對於當下選擇的生活有多滿意,不後悔

Gary Vee有一句名言:「人生最悲哀的事,莫過於老年時,只剩"悔恨"

將這些小知識分享給正在看這篇文章 與我"一期一會"的你,

希望你能從我分享的文字中有所收獲,成為你生命中好的營養資糧。

 

如果想更了解書籍的內容,不妨也點開作者在TED上的分享,

可以更快速地吸收書中作者想要傳達的精華

不過如果還沒有閱讀過書籍的讀者們,Ivory建議大家先去看過書籍再觀賞影片,

才不會對這本有深度的書籍失去了閱讀的耐性ㄛ~

 

 

 

<-全書完->

如果你喜歡我分享的文章,

那麼,我想邀請你,

不妨再多花個幾分鐘的時間,

看看其他文章,或到我的部落格逛逛

或許......

你會在這過程中找到你想要的答案:

 

post (1).jpg       

 (點選圖片前往網站超連結)

 (點選圖片前往文章超連結)

getImage.jpg

《若你委曲自己,任誰都能刻薄你》讀後心得分享X名言佳句摘錄 @Ivory%5Cs world.jpg

getImage.jpg

 

 

 

 

 

 

《哪有工作不委屈,不工作你會委屈》書籍介紹X名言佳句摘錄 @Ivory reading%26;sharing world.jpg大前研一的OFF學 @ Ivory%5Cs pixnet.jpg 《打造將才基因》書籍介紹X名言佳句摘錄 @Ivory reading%26;sharing world.jpg 《會讓你抓狂的才是好工作–51則比別人更接近成功的思考邏輯》@Ivory%5Cs reading world.jpg

 

 

 

 

 

《做人要學做局》書籍分享@Ivory%5Cs reading world.jpg記得你是誰 @ Ivory%5Cs pixnet.jpg 《進入社會的50堂人脈課》@Ivory%5Cs reading world1.jpg  《畢業後的五年決定你的一生》文章佳句摘錄@Ivory%5Cs reading land.jpg 

 

 

 

 

 

《小白領職場夾生求生術》@Ivory%5Cs reading%26;learning fiesta.jpg

《股神巴菲特給年輕人的忠告》@Ivory%5Cs Reading%26;Sharing fiesta.jpg

《30歲前一定要搞懂的自己》好書分享@Ivory%5Cs reading fiesta.jpg

 

 

 

 

 

 

你的老闆在你背後有點火.jpg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Ivory 的頭像
    Ivory

    小小隻のRuby

    Ivo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