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讓你抓狂的才是好工作–

51則比別人更接近成功的思考邏輯》

 

《會讓你抓狂的才是好工作–51則比別人更接近成功的思考邏輯》@Ivory%5Cs reading world.jpg

 

目錄

序、

    再小的任務也要以改變世界為初衷:

用心讓你的「小任務」成為「傳奇」。

    Part1、讓工作的規則從零開始    


02–瞭解「小孩的遊戲規則」與「成人的遊戲規則」不同
03–重視結果勝於過程
05–完成了老闆的任務只是個開始,要一次達成「兩個目標」    
06–只知道領多少薪水做多少事,有工作等於沒工作    
07–老闆的命令不明確時,請自行想像
08–缺乏想像力,所以工作沒幹勁;那就多做點可能被淘汰的事
09–虐待型老闆可能讓你加速成長    
14–想出頭,只須設法讓你的主管出頭    


Part2、隨時為下一份工作做好準備    


15–出席不等於參加,「出席但不參加」損失的是自己    
16–隨時準備好問題與答案    
17–記得先以量取勝    
18–懂得樂趣所在,無處不是樂園
19–機會只在「現在」、「當下」    
20–關鍵就在勘景  
21–為瞭解為尋覓   
22–記路的秘訣不在搭電梯,要走樓梯   
23–記得先畫張地圖    
24–眼前的任務是下次任務的準備
25–眼前的任務與下次的任務同時進行  
26–工作也包括速戰速決與長遠眼光    


Part3、做別人沒請你做的事    


27–設身處地,做別人沒請你做的事   
28–受人託付而開始工作與做沒人請他做工作的人,兩者差異懸殊
29–一切都不會白費    
30–與其心想雀屏中選。不如讓人記住特色    
32–轉到對方的立場    
33–與其傾聽,不如設身處地
34–猶豫是一種浪費。做了就對   
35–靈感來自個人體驗    
36–養成即問即答的能力   


Part4、與其挑選工作,不如挑選夥伴    


38–準備下一個沒請你做的工作
39–工作上「和誰」、「為誰」比「做什麼」重要    
41–積沙成塔,從小事做起    
42–答案不外求  
43–別問「你覺得某某人怎麼樣?」  
44–和會激勵你的人相處 
45–別把「特別」當「特別」
46–毋須刻意,只是淡然且平凡 
47–四十八歲,我變高了   
48–尋求靈感,不求答案    
50–別為了慢一步而著急    
51–相遇就是理由    

 

Part1、讓工作的規則從零開始


02–瞭解「小孩的遊戲規則」與「成人的遊戲規則」不同

人之所以迷失,是因為忘了為何戰;

迷失的人,往往會利用過去的經驗,企圖穿越眼前的迷霧,

但結果往往挫敗。

因為用過去的方法,永遠無法突破眼前的困境。

 

03–重視結果勝於過程。

小孩練習單槓有人誇;出社會後,

你可以說不會,但肯定被調部門。

接獲任務的人只有一件事要做,就是–如何達成任務

 

05–完成了老闆的任務只是個開始,要一次達成「兩個目標」。

  真正的工作是從自我設定的目標開始;

只有懂得為自己設定目標的人,才真正懂得如何工作。

 

  達成老闆的目標一點也不稀奇,因為每一個人都能達成,

只有在達成之後,差異才會出現。

 

06–只知道領多少薪水做多少事,有工作等於沒工作;

  請投入薪水三倍的心力。

唯有達成老闆的目標,同時又達成你為自己所設定的目標,

達成了超乎自己所能負荷的任務,才可能有所長進。

 

 經驗告訴我們,接受老闆微不足道的、棘手的、困難任務的人,

永遠是成長速度最快的一個。

 

07–老闆的命令不明確時,請自行想像;

  因為工作,就是一種想像力的發揮。

遇到不明確的命令時,必須設想幾個可能的方法或時間。

如:自行決定「報告要在幾月幾日完成」。

(不過我最近在公司教育訓練其中的一堂課學到關於:「承上啟下」的溝通技巧,

我倒是覺得一開始就先打破刷鍋問到底會比較好,

才不會事後又讓主管覺得:「為什麼一開始不先問清楚? 」、「搞錯方向可是很浪費時間跟精力的」。)

 

08–缺乏想像力,所以工作沒幹勁;

那就多做點可能被淘汰的事。

 你可以設想:「老闆究竟用意何在?」,然後準備十種企劃;

即便其中九種最後都會被淘汰,但那淘汰的九種卻會讓你成長。

 

但不論企劃多完美,一旦動作太慢沒能及時趕上,一切都是白搭。

(這句話超中肯! 親身經歷分享,如果沒來得及交作業,

其他九種企劃反而還會被刁難:「為什麼要浪費時間做這種沒意義的事?」

 

當老闆問:「那個好了沒阿?」這個時間點就是最後期限。

所以要努力趕在這個時間點之前。    

有些人沒被催促,及早交了作業出來,老闆也沒有特別讚許他;

他只知道,以後老闆有什麼事都會先交辦給他。

假設今天有一百個員工,

老闆無法平均分配每一項工作,

更沒時間多想:「這小子愛混水摸魚,所以多給他點事情做」;

老闆只會說:「時間不早了,你下班吧!」

(然後下一次可能就會對你說:「公司預算縮減,你的職位也被裁掉了!

所以,如果你工作多點的話,在還未影響身心健康,算是可負荷的前提下,

就請把工作吃下來吧~)

 

09–虐待型老闆可能讓你加速成長。


14–想出頭,只須設法讓你的主管出頭。

不只是主管,你的前輩也是如此;

倘若你正在抱怨:「我這麼努力,結果功勞卻被主管據為己有」,

那就表示你不懂得組織倫理。

唯有當主管或前輩往上升,你才有機會遞補職缺。


Part2、隨時為下一份工作做好準備


15–出席不等於參加,「出席但不參加」損失的是自己。

以聽演講來說,

有一種人會在腦子裡不斷想著「我該怎麼想、該怎麼做」;

另一種人則是完全心不在焉。

愛說長論短、愛八卦、愛批評的人,永遠只是形式上的出席者。

 

16–隨時準備好問題與答案。

成人的世界必須學會提出一百個,甚至兩百個問題的能力,

並且進一步自行找出問題的答案。

 

17–記得先以量取勝。

真正決勝負的關鍵,不是打擊率,而是安打數

而事實上,不論你的老闆或前輩,他們從來不重視菜鳥的打擊率,

新手該重視的是:

 1.    先以量取勝,能打到球就好,即使世界外全壘打也無妨。  

2. 能上壘就盡量上壘。

要想快速成長,你就需要累積更多、更豐富的失敗經驗;

要想得到失敗經驗,就必須不斷嘗試。

(新人的最大優勢就是:「沒經驗」,

因為沒經驗,所以即使我們有紕漏,他人也不會對我們過分苛責。

 

但同時也要記住:「不貳過」的道理,

這才是你能透過失敗經驗快速成長的轉捩點。)

 

18–懂得樂趣所在,無處不是樂園。

無論多麼辛苦,只要找到有趣的方法,工作就會成為你學習與修練的工具。

舉例來說:沒有人喜歡交際應酬,但如果今天調整一下自己的想法

–「今天應酬說不定能學到什麼新知識」,

就表示這些人懂得如何樂在工作。

 

迪士尼樂園之所以好玩,是因為大家懂得那些遊樂設施的玩法。

《會讓你抓狂的才是好工作–51則比別人更接近成功的思考邏輯》@Ivory%5Cs reading world2.jpg

 

19–機會只在「現在」、「當下」。

掌握機會的方法只有一個,那就是–「別去管機會何時到來」。

因為真正的機會永遠是事後回想時,才知道那是個機會。

有行動才有機會;如果等到機會到來才行動,那機會早已消逝地無影無蹤。

 

20–關鍵就在勘景。

工作成功與否,取決於事前的準備

 

21–為瞭解為尋覓。

走進那些不該去的禁地。

 

《會讓你抓狂的才是好工作–51則比別人更接近成功的思考邏輯》@Ivory%5Cs reading world5.jpg

22–記路的秘訣不在搭電梯,要走樓梯。

走樓梯,才能掌握距離感,也才會有意外的發現。

 

23–記得先畫張地圖。

 到國外出差時,第一個任務就是要先拿機場的免費地圖(不是國內帶來的),

透過詢問司機相關的問題,就可以瞭解城市的一些歷史。

 

工作上也一樣,外出時叫「地圖」;面對市場則叫「產品分析」,

也就是為自己負責的商品做市場定位。

經常掌握自己的所在位置,就會知道自己非做不可的下一步是什麼。

 

24–眼前的任務是下次任務的準備。

仔細觀察眼前的事物,和當地人做朋友,

如此一來,當接到下一次的任務時,

我就可以立刻想到–「在那裡我們可以做怎樣的效果」。

(覺得這個法則,與 "人脈累積養成" 有異曲同工之妙)

 

25–眼前的任務與下次的任務同時進行。

成為懂得把握機會的人。

 

26–工作也包括速戰速決與長遠眼光。

堅持到最後的人才是勝利者,

在等待結果的同時,也可以繼續做別的事。


 

Part3、做別人沒請你做的事


27–設身處地,做別人沒請你做的事。

所謂專業人士,就是一群真正了解工作限制與困難的人。

專業人士總會想:「如果是我接了企劃案,我會怎麼做?」

 

舉個例子:「曾擔任過聯誼召集人的人,一定不會有怨言;

只有沒經驗的人,才會抱怨。」

(懂得 "換位思考",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很重要)

 

28–受人託付而開始工作與做沒人請他做工作的人,兩者差異懸殊。

 

29–一切都不會白費。

只要設身處地,就會有學不完的東西。

(「凡走過必留下痕跡」,

我們曾體驗過的事,最後一定會回饋我們身上)

 

30–與其心想雀屏中選。不如讓人記住特色。

方法就是:平常多做沒人請你做的事。

 

32–轉到對方的立場。

 抱持著「如果我是對方的話」的心態,就能設身處地,了解別人的辛苦;

然後就會發現,自己該更用心、更努力。

(要知道,當今天角色對調,我們自己不一定能做的比別人好)

 

33–與其傾聽,不如設身處地。

想著「有一天可能會當什麼」。  

 經常抱怨上司的人,都是那些不懂得自己「有一天可能會當別人上司」的人。

 

34–猶豫是一種浪費。做了就對!
    你應該在進行眼前的任務時,就著眼下一個任務的事,做一些沒人請你做的事。

如果你猶豫究竟該不該做,那根本是浪費時間。

 

35–靈感來自個人體驗。

 工作最重要的就是親自接受歷練。

 

36–養成即問即答的能力。

必須在被問前就開始思考,回答的時候就好比曾經被問過一樣。


Part4、與其挑選工作,不如挑選夥伴
 

38–準備下一個沒請你做的工作

「永遠」,是「下一次」的總和。

 

39–工作上「和誰」、「為誰」比「做什麼」重要。

 

《會讓你抓狂的才是好工作–51則比別人更接近成功的思考邏輯》@Ivory%5Cs reading world4.jpg

 

41–積沙成塔,從小事做起。

會說「工作中我永遠找不到機會」的人,表示她總是把眼光放在大案子上,

但大案子是不會從天上掉下來的。

 

沒有一份工作是既棘手又得不到好處的,

關鍵就在於:「你自己確定的目標為何?」

 

42–答案不外求。

工作中什麼都可以問,唯獨「我該選擇哪一種」的問題絕對不要問,

因為這代表了你無法獨立活出自己。

你應該這樣問:「我已經決定是A了,但我該如何完成它?」

 抉擇,永遠無須問人,應該要問你自己。

(這同時也是《富爸爸˙窮爸爸》書中教我們的觀念,

永遠都只能問:「我要如何才能做得到?」)

 

43–別問「你覺得某某人怎麼樣?」

當你在思考一件事時,永遠要將自己置於思維的中心。

問的問題應該合乎「禮貌」、「當下」、「眼前」,

否則就是對時間的一種浪費。    

記著,回答問題不過是個途徑,但請你想想要問的問題是否確實有其必要

 

44–和會激勵你的人相處。

 創意的產生,不是去找一個送給你創意的人,

而是要找到一個能帶給你刺激的人。

所以我們必須先讓自己成為保持敏感,接受刺激,進而產生創意。  

 不要用頭腦去理解,要用身體、感官、肌膚去感受。

(同場加映:經理人《想要成功?先避開常潑你冷水的人!》

 

45–別把「特別」當「特別」。

刺激與靈感的來源,不一定要是特別的地點;

我們應該把每天所處的位置設定在日常生活中。

 

46–毋須刻意,只是淡然且平凡。

讓工作變成生活中的一部分:

即使已經是職場老手了,也要保持謙虛的態度。

 

47–四十八歲,我變高了。

靈感就是–你看到了以前從沒看到的景象。

 

48–尋求靈感,不求答案。

靈感出現時,回程的景色一定有所不同,

那代表了你正在靈光一現。

 

50–別為了慢一步而著急。

越是高遠的目標,越是曠日廢時,計畫也越偉大,這無庸置疑;

如果你進展的速度較他人快,你反倒應該留意,

因為你可能設定了一個妄自菲薄的目標。

 

但如果因為被別人超越而著急,因而調降自己的目標,

那就太可惜了!

如果真想比較,請比較彼此的目標。

 

51–相遇就是理由。

遇到了就做:「請把這件事交給我負責。」

 

《會讓你抓狂的才是好工作–51則比別人更接近成功的思考邏輯》@Ivory%5Cs reading world1.jpg

或許看完這本書,星期一我們回到職場,無法突然來個180度的大轉變;

但是至少,我們可以不斷期勉自己,往心目中那條職涯的康莊大道走去,共勉之。

 

 

如果你喜歡我分享的文章,

那麼,我想邀請你,

不妨再多花個幾分鐘的時間,

看看其他文章,或到我的部落格逛逛

或許......

你會在這過程中找到你想要的答案:

 

post (1).jpg       

 (點選圖片前往網站超連結)

 (點選圖片前往文章超連結)

getImage.jpg

《若你委曲自己,任誰都能刻薄你》讀後心得分享X名言佳句摘錄 @Ivory%5Cs world.jpg

getImage.jpg

記得你是誰 @ Ivory%5Cs pixnet.jpg

 

《哪有工作不委屈,不工作你會委屈》書籍介紹X名言佳句摘錄 @Ivory reading%26;sharing world.jpg大前研一的OFF學 @ Ivory%5Cs pixnet.jpg 《打造將才基因》書籍介紹X名言佳句摘錄 @Ivory reading%26;sharing world.jpg


 

arrow
arrow

    Ivo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