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有工作不委屈,不工作你會更委屈》

 

《哪有工作不委屈,不工作你會委屈》書籍介紹X名言佳句摘錄 @Ivory reading%26;sharing world.jpg

 

前言  :委屈,是用來強大自己的(本篇介紹)

第一部:你經歷的,也是多數人正在經歷的(本篇介紹)

第二部:職場政治是至難的修行(本篇介紹)

第三部:不安不過是部分的人生

第四部:一切都是為了過更好的生活

第五部:你能展現的是態度和行動

第六部:成長是一輩子的課題

 

前言:

 

作者云:「本書創作的目的主要分成兩大部分,

首先,『請認清人生的真相:與其樂觀,不如學習『達觀』,

其次,『請確定人生的態度』。

 

三大認清:

1.「人生只有缺憾,沒有完美

 缺陷,才是人生的本質,

  如果你還在羨慕別人完美的人生,那或許是你還沒發現對方隱藏起來的缺陷。

 

2.「人生只有不同,沒有相同

  不同,才是人生的真相,

   每個人的人生條件、抉擇、際遇都不同,所以當然也無從比較。

  

3.「人生只有體驗,沒有好壞

 體驗,才是人生的目的,

  人生長長達數十年。在不可知的未來,會碰到困難,也會解決困難。

  一切都是學習,也都是成就。

 

   確定人生的態度

所謂的「達觀」,就是在過程中享受學習與快樂。

 

1.請對工作保有企圖心,但同時知道這不是人生的全部

   生活要另有重心,以免當工作"背叛"你時,

(把老闆當家人,每天加班,沒有休閒生活,但升遷加薪卻不是你),

人生自此崩塌不起。

 

2.請對工作認真努力。但不是成功為必然;

   "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努力不一定會成功,但不努力一定不會成功。

 

3.沒有一種工作不委屈,"不安"是工作的一部分;

   如果你的工作讓你有壓力,那代表這項工作對你而言,還有可以進步的空間。

 

4.人際關係的緊張是常態,因為沒有人義務對你好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 "

與其怪罪他人自私自利為自己,倒不如學習包容,學習不去在意。

     

 

第一部、你經歷的,也是多數人正在經歷的

 

 好工作,不過是養家糊口

 

好工作的定義:不影響生活作息、不影響家庭團聚&能養家活口。

   

如果你想擁有好工作,你應該這麼做:「採取行動,且不貪心」

世界上沒有一項工作是完美的,有本事的人不是自覺委屈,而是採取行動,

         清楚自己的理想工作有哪些條件,拿走自己在意的,放掉自己不在意的;

        千萬不要貪心通通都要,否則只會兩頭空。

 

被需要的,才有價值

 

你的懷裡是企業需要的才嗎?

企業要的是能力,不是學力;要的是經歷,不是學歷。

 

求職者常出現對企業的4大無知:

無知1. 「不知台灣是買方市場」

台灣很多產業早已是成熟產業,高手人才濟濟,在求才上賣方(求職端)當然要放低姿態。千萬不要弄錯情勢,以為是企業求你去上班。     

 

無知2.「 學歷不等於能力」

 

無知3.「沒有能耐,就要有態度」

不要迷信學歷,態度高傲。企業期待的是自信中的謙虛。

「如果你的主管連叫你買個便當都要猶豫再三,請問你還能做什麼事?」

 

無知4.「薪資有行業差異」

 如果你所在的行業講究經驗、能力與人脈;

那麼恭喜你,只要肯在業界努力幾年,做出幾件響叮噹的大案子,證明自己確實可以獨當一面後,企業便會紛紛來挖角。

切勿在人生剛起步時,凡事往外求,求高薪、求大企業、求憧憬的遠景卻忽略往內求、彎腰學習,培養能耐,證明自己。

「與其思考為什麼沒有企業符合自己的條件,倒不 如反過來想,自己不符合企業的條件有哪些」

 

如果你面對自認未受正當評價的委屈時,

          你應該這麼做:「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

這個時代,沒有懷才不遇這件事;當能力被看扁時,

          有本事的人不會自覺委屈,而是應該放下自尊,客觀看待能力與期待間的落差,並努力補強。

 

長年資,不代表長能力

 

薪水的真相是:30歲會凍漲、40歲會減薪,讓人不禁懷疑自我價值。

 

 預防減薪三招

 第1招:預測減薪是哪一天到來

減薪前兆:

a.同一個職務,薪資搭月會在八年後到達天花板,持續一段高原期不減,

      等超過一個年紀後就會出現反摺點,向下減薪。

b.如果你的薪資超過同職務菜鳥的薪資50%,請繃緊神經,因為老闆的大刀已悄悄指向你。

 

第2招:凸顯價值,拉長薪資的高原期

我們買東西時,總是希望商品能價格低品質,老闆也不例外。

能增加自我價值的方法,包含:特殊的技能、廣大的人脈、超強的口碑等。

 

第3招:做出改變,創造第二條薪資曲線

趁著生涯走勢還是上揚的年輕時刻,及早培養第二專長,做到專家等級,

預留出路,可以隨時拉出第二條曲線,從此不再害怕一個大浪打過來被淹沒。

 
 

面對資遣的委屈,你應該這麼做:「提升自我價值,為自己鍍金」

每個人的生涯都有天花版,一定會有減薪的一天。
 
        有本事的人不是自覺委屈,而是採取行動及早培養第二專長,增加價值,在漂亮的轉折點,拉出第二條薪資曲線。

 

資遣,將是家常便飯

 

要知道,「職涯」這一條從不是坦途,不是費力跑,就是被狠狠拋在後頭 (1-(-1)=2的概念)。

充分保有危機意識,才能讓你安全些。

看待資遣要有的態度:天下本來就無不散的筵席,只不過是看誰先喊 "卡" 罷了!

(這種情形在大家認為薪資高、福利好的外商尤其明顯,「工廠就是家」只不過是神話,還是一個不會實現的神話。)

 

如果你面對資遣的委屈,你應該這麼做:「提升自我價值,為自己鍍金」

有本事的人不會花時間自覺委屈,而是接受事實,然後採取行動,

          提升自己的價值,增加自己的人脈,為自己再創一個高峰。

 

你有爭取加薪的野心嗎?

 

行政院主計處2015公布每人每年平均薪資為60-70外,

如果你不是這個範圍的受雇者,也認為你的朋友沒有這個行情,是主計處美化數據的話,

請你聽好:

 

台灣平均低薪的常態,背後的殘酷事實是:月暈效應-窮人的朋友,多半是窮人。(這樣說夠一針見血了吧?!)

未來薪資會有的趨勢:

趨勢1. 未來,平均薪資一定會在調高

未來,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企業的唯一法則:

「除非必要 (延攬人才等),絕不調薪。」

 

趨勢2. 本薪變少,獎金變多

身為人資的我非常認同這個觀點,畢竟未來是強調變動的21世紀;

這同時也提醒了我們大家:" 業務 ",已經不再是令人排斥,而是必須接受的行業了

接受業務這項工作,才能帶領你脫離微薄的本薪

(如果你不介意固定薪水,Ivory我是沒意見啦~);

但若你想坐領高薪,就必須改變求職的方向與態度,擁抱有業績獎金的職缺。

 

趨勢3. 薪資M型化

在未來的世代裡,單純只擁有技術與能力是不夠的,更需具備 「國際移動力」

(白話來說就是,具備在這個地球上 " 趴趴走" 的能力。)

 

如果你覺得低薪委屈,你應該這麼做:「想辦法移位到高薪族」

→透過改變求職方向,培養全球流動的能力,讓薪水與台灣脫鉤,與國際連動。

 

別讓長壽成了一種詛咒

 

「老人化」,其實說的是未來的我們;與其抗拒,不如接受這個事實。

每個人都是一步一步走向未來,也是一步一步步入歷史。

有了歷史感,才會有未來感,明白自己下一步將何去何從,才能做出正確的決定。

 

且讓我們每個人都能夠掌握人類大命運,預知未來,做好職涯安排,

迎向有品質的長人生。

 

如果你覺得延後退休委屈,你應該這麼做:「保有自己的競爭力」

→有本事的人可沒空自覺委屈,而是想怎麼保有價值與競爭力,

          適應產業的變化,讓自己在中年之後仍有企業願意雇用。

 

第二部、職場政治,是至難的修行

 

職場不是你想的那樣,所以別再抱怨了!

不只沒用,也顯得無知;

你要做的,是認清這是人的社會,來就存在各種非理性與不公平,既事實也殘酷。

 

反覆,不過是因應變化的彈性

「改變」,只是為了適應當下的變化。

新決定常常比舊決定好,因為它更適合眼前的客觀環境。

 

「改變」,總比遇到一個知錯還不願改變的人要好。

別忘了! 每間公司都是在矛盾中成長茁壯的。

常常抱怨老闆的改變,反而揭露出自己的弱點:缺乏彈性。

 

對老闆的朝夕令感改到委屈,你應該這麼做:「擁抱不確定性」

採取行動,改變自己,增加自己適應變化的彈性,

再做向上管理,充分溝通,做到與主管方向一致,

贏得信任,自然就能馴服主管。

 

(面對資遣即將成為常態的事實,請告訴自己:

    1.沒有一個工作可以做到退休

     2.請保持競爭力到你退休的那天

                                                                                                                                                                                                               共勉之。)

 

對付鳥事,方顯真本事

 

工作,做自己喜歡的事,是一定要的;

但即使是喜歡的事,裡面還是有許多不喜歡的部份。

難道,你要因此燦想破滅嗎?

 

有美事,就會有鳥事。

每個人的工作中,都有自己喜歡的部分,叫做美事!

同時也會有不喜歡的部分,叫做鳥事;
 
 
什麼叫「敬業精神」,就是美事與鳥事都記下來,並且做好它。
 

「千萬別在錯誤的時間,做錯誤的期待」。

即使再不想做,也是工作的一部分,

站在老闆的立場,他會對你說:「要嘛全包,要嘛滾蛋,二選一,你要哪一個?」

 

對工作鳥事感到委屈,你應該這麼做:「換位思考」

工作就是鳥事一堆,不喜歡的比喜歡的多。

         有本事的人不是自覺委屈,而是採取行動:

         學習站在對方的立場換位思考,發揮同理心,

         了解對方的難處,給予包容,提供協助,讓敵人變朋友。

     (或至少不要是立場對立分明的敵人),鳥事自始變美事。

 

想做事,也得會做人

 

新人進辦公室的第一件事,就是察言觀色每個人在公司的 "江湖地位"。請注意,不是職位,而是 "江湖地位" 。

 

首先,萬萬得罪不起的第一號大人物是老闆(這已經是常識了,不知道的請寫在手上,今天就要背起來)、

第二號人物叫主管

第三號人物是老闆的親信或家臣

 

如果是名目上眾所周知的大咖那倒還好,怕的就是「閻王好惹,小鬼難纏」,

最重要的就是找出這些態度溫良恭儉讓,位居基層,殺傷力卻破表的小鬼。

 

對了! 別忘了提醒你:你所待的圈子很小,所以你沒本錢,可是一個都得罪不起。

 

來來來,教你如何辨別小鬼

NO.1 「穿居家拖鞋的」

這種把公司當自己家的骨灰級資深人員,擁有必殺密技,

緊抓公司的眉眉角角,輕輕吹個氣,敵人立刻化為一攤水。

 

NO.2 「集體行動的」

不管是一起團購、一起午餐、一起下班、假日還一起去露營的,

Ivory自覺沒那個功力,看到就先貼牆當個隱形的忍者,得罪一人可是得罪一票,我可玩不起。

 

NO.3 「庶務二課的」

可能是總機、接待或秘書的老闆,這種人職位不高,但握有實權,

可以壓你件,可以擋你見老闆,可以不告訴你潛規則;

更可怕的是,他們是公司的資訊管道來源,輕鬆傳一句話,就可以殺人於無形。

 

即使我們在小心,依舊會防不勝防,

掌握以下作者提供的三招,把重點回歸到做人的基本道理

雖不能延年益壽,保條小命至少還綽綽有餘:

 

1.「眼利」

初來乍到新環境,記得眼睛睜大,罩子放亮,懂得察言觀色,免得被認為白目。

 

2.「心細」

對他人體貼,總是容易被記得長長久久。

 

3.「嘴甜」

人人都喜歡聽好話,美言一句,是邁向好人緣的第一步。

 

面對受制於複雜人際關係的委屈,你應該這麼做:「建立原則」

我大概整合了作者與我自己的經驗後,得出的結論就是:

         察言觀色,並保護自己。

         在這些厲鬼的糾纏下,只要是你能做到的範圍,就盡量達成目標;

         但如果是必須遊走在法律邊緣的情況,千萬要三思,真的拒絕不了,就趕快辭職

         (這是我從另一本書上得到的建議,當個職場新人,Ivory我可是做足了功課)

         良禽擇木而棲,為了這種事,讓自己的人生染上汙點,一點也不值得。

 

有一些好,永遠不會被感激

 

事件起因:「吃苦當吃補」,但,你吃得下去嗎?

產生勞逸不均的問題,不擔擔只是主管軟弱的問題;

一個巴掌拍不響,主管之所以不敢公平處理人與事,

也是因為我們自己的軟弱或不夠聰明;

所以,與其背後抱怨主管或奢望主管改變,倒不如由自身做起,改變自己最快。

 

原來所謂「正直的好人」,定義應該是,

他們前後言行一致,對於「工作內容」與「工作量」有清楚認知,

在合理之虞保有彈性,可以配合公司需要,

但對於逾越的部分,一定會加以拒絕。

 

簡單來說就是,態度前後一致,標準明確,

拉出一條明確的底線,是人際互動非常重要的一個原則。

 

由此,可想而知,所謂「濫好人」的定義,

就是在一開始受到不平等對待時,只會全盤說「是」,

等到情緒累積的極限,被最後一根稻草壓倒時,就會開始崩潰大喊「不」。

 

這種前後不一致的行為,只會讓人覺得你莫名其妙,覺得你情緒管理不當;

而站在主管的立場,會批評你配合度低、愛計較、挑工作等。

 

(天啊! 這世上大概有98%的人自許為"好人",Ivory我自己也不例外,

常常做了事情後,事後又懊惱自己當下為什麼沒有採取行動,

久而久之,就會把怒氣出在對方身上,也就是所謂的"惱羞成怒"

後來我自己想到的解決方法,就是以「愛自己」為出發核心,

 

如果我愛自己的話,當下我應該拒絕,因為這樣的工作量會使我晚下班,減少了我的休息時間;

如果我愛自己的話,當下我應該試著表達出自己的感受,讓對方知道我並不舒服,也希望對方給予我應有的尊重

如果我愛自己的話,當下我應該...,我相信下次我一定能再進步一點

之所以會"見笑燈想趣",就是因為我對於預期的事情沒有達到,而產生的隱藏情緒)

 

面對勞逸不均的委屈,你應該這麼做:成為一個勇敢說「不」的正直好人

           →三部曲:

1.請在公開場合表明態度

最合適的場合,就是在會議的進行中;

這麼做才可以避免被軟弱個性的主管或同事"私了"任何事。

 

2.請顧及主管的威信

目的是要做球給主管接,而不是打臉主管,

說話態度與用字遣詞都要記得做球給主管,給主管一個好的台階下;

最好可以讓主管以為球是他丟的,大家配合著他接球;

有幾次良好的經驗後,主管就能學會公平分配工作。

 

3.請站在公司立場發言

不只要心平氣和,還要正氣凜然,

如果不習慣會覺得這些是噁心話,但它們就是你在職場必須學會說得場面話。

Eg.「這是公司重要任務,我認為大家一起做,

會比我個人負責更容易達成目標。」

(Ivory在這邊提出我的方法:

以我目前如此菜鳥的火侯功力,也實在無法說出這些場面話,

那倒不如用引導的方式,間接讓主管直接分配,

這個方式跟第2點:「顧及主管威信」非常接近,大家內化一下,就能融會貫通喔)

 

請假,也需要適應與學習

 

本篇的精華重點,Ivory幫大家濃縮精華一下,大概就是下面這個因果關係流程圖:

「因為」害怕一請個長假就被取代掉(越高階,越怕休假回來沒位置)

「所以」不敢請假  (因為......,所以......)

 

那麼,大家有想出解決的辦法了嗎?

 

沒錯,就是要「提升自我的核心價值」

 

面對不敢請假的委屈,你可以這麼做:「成為一個無法被取代的員工」

創造自己不可取代的價值,並且懂得循序漸進,

         從短天數逐漸增加,讓主管與同事慢慢適應。

 

(Ivory這邊要跟大家補充分享的是,

我最近對於「不可取代"的人才」有些新看法,

未來我會積極培養自己朝向

" 適應力 "" 移動力 " " 協調力 "等三大核心價值耕耘我的軟實力,

硬實力的部分,就希望培養自己的語言、電腦、邏輯能力

還要培養自己有包容的涵養:不僅包容他人的過失,更懂得欣賞他人的美。

這次我覺得要公開說出來給大家,希望我在寫到下篇文章的時候,

可以再次跟大家分享我的進步。)

 

「過度服務」只會害死你自己


在開始介紹這節的內容前,先讓我們來看個小故事:

不知道大家是否有養過倉鼠的經驗,

飼主們最期待的不外乎就是倉鼠在吃飼料時鼓鼓的萌萌臉頰,

以及勤奮地在滾輪上奔馳的模樣....

 

「倉鼠的滾輪人生」

一開始倉鼠搖搖晃晃,努力在滾輪上站穩後,飼主們會有種初為人父母的喜悅,

但並不滿足於此,認為自己的倉鼠可以做的更棒,於是開始試圖加速滾輪,

倉鼠只得越跑越快,越跑越快,為了眼前的獎勵,只得拼命地跑....

直到終於跑不動,跌坐在滾論,趴地一聲被甩出,終於證明是過勞死。

 

你發現了嗎?

倉鼠的一生,不就是我們的職場人生嗎?

那些倉鼠教會了你我一件事:

不斷加快工作速度的結果,就只會讓更多的工作掉到你的頭上。

 

(Ivory曾經我也覺得工作速度要越快越好,別人一天做十件事,我要做二十件;

但最後的結果就是,別人的十件事整體分數有達到90分;

而我的二十件事,東漏西缺的,連及格60分也沒拿到。

這也是後來我自己調整步伐的原因之一,

除了不想讓工作量被無限上綱地增加外,

也希望可以提升自己的工作品質,建立工作上他人對我的信賴感。)

 

如果你覺得在工作上有過勞委屈,你可以這麼做:「設下界線」

設定一個底線,婉轉拒絕想跨越底線的人,學會對自己負責

 

Step.1「揪出效率小偷」

效率小偷不外乎三種人:無能的主管、低能的同事及超級機車的客戶。

 

Step.2「關上效率後門」

效率後門的開啟,常源自於我們的疏忽,

導致他人有機會對我們的工作進行修改,也因此延宕了我們工作預期進行的進度。

從現在開始,關上效率後門,降低出錯的頻率,提升自己的辦事效率。

 

Step.3 祭出王牌-「一例一休」

老闆、客戶想要求加班?

記得拿法規出來在他們面前優雅地翻翻,

提醒他們給的加班費,可是要算進工作成本之中的。

(這個說歸說,真的到了要祭出法條的時候,

我也還蠻好奇Ivory我自己是不是還有勇氣像現在一樣,敢這麼大聲)

 

分享了上述的 "撇步" 給大家,還是要回歸一下基本核心:自省

今天造成工作拖延的原因:

到底是客戶端太囉嗦,還是自己工作方式上真的有問題,需要做改變?

(像Ivory我這個月底的報表就一直對不出差異的原因,我都快哭了~

整個進度大delay,感謝前輩願意伸出援手及時解救

(不知道她是不是看不下去了,不過我就姑且相信她是真的來解救我的,

哈哈,這樣我心裡會好過一點。職場上就是需要"會裝傻"的能力。)

但我自己也一直在反省到底問題出在哪,等過個兩天,手上的工作再趕些進度,

我再來找找出錯的原因為何......)

如果各位讀者們再自省以後,深知問題不出在自己做事上,

就大大方方拒絕客人,讓對方知道:「給錢最大」的觀念,

早就從遠古史記消失了。

 
<未完待續...>
 
 

如果你喜歡我分享的文章,

那麼,我想邀請你,

不妨再多花個幾分鐘的時間,

看看其他文章,或到我的部落格逛逛

或許......

你會在這過程中找到你想要的答案:

 

post (1).jpg       

 (點選圖片前往網站超連結)

getImage.jpg

大前研一的OFF學 @ Ivory%5Cs pixnet.jpg《若你委曲自己,任誰都能刻薄你》讀後心得分享X名言佳句摘錄 @Ivory%5Cs world.jpggetImage.jpg《打造將才基因》書籍介紹X名言佳句摘錄 @Ivory reading%26;sharing world.jpg 記得你是誰 @ Ivory%5Cs pixnet.jpg

 (點選圖片前往文章超連結)

arrow
arrow

    Ivo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