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株植物都有個適合生長的土壤和環境,
目錄:
Charter1.那些老闆沒有告訴你的事
Charter2.那些員工沒有告訴你的事
Charter3.那些職場沒有告訴你的事
Charter1.那些老闆沒有告訴你的事
[我幹嘛給你那麼高的薪水?]
你知道問了同事薪水的下場嗎?
我還曾經在勞動契約上,看過企業主明訂: 不得詢問其他同仁之薪水,
大概就是這個目的吧:
原來像是好朋友的同期同事,原本一起吃午餐 ,一起聊韓劇,
卻因為比自己多了1000元的薪水,而讓彼此越看越不順眼。
所以結論就是: 如果你沒有在知道對方薪水後,
能夠「見賢思齊、
那我看你還是別問了吧!
要想測試自己現在的價錢,
檢測的方法就是:「提
大部分的部門主管,
一個部門裡若是流動率太高,
阻礙自己的仕途 ;
同時,由於部門主管必須負責招聘和訓練年輕人,
也就是說,只要你不是太差,部門主管通常會盡全力留你;
作者提供了一些法則,可以提供我們參考,作為:“
第一,有沒有潛力?
第二,你目前的工作「可替代性」高不高?
第三,常見於華人企業文化:你投不投緣?
關於第一項“潛力”這件事,老闆在判斷上的指標有這些:
1, 你是否曾負責說出來會讓人“哇!”一聲的大案子?
2,你的畢業學校和語文專長
(御姐愛提到:在35歲以前,
這是他唯一能評斷的標準。
很現實,
3,是否有部門主管或客戶曾在老闆面前稱讚過你。
至少符合以上三點其中之一,才有可能被視為值得投資的潛力股。
(像Ivory 我們公司,受到中美貿易大戰的影響,
從11月也開始休無薪假了,
從最基層的作業員開始下手,高層警告:
就要從間接人員開始裁員。
聽到這個消息,Ivory 我當下是真的蠻緊張的,畢竟我最菜,
不過,咱們畢竟是有念過書的,
如果你也有這樣的擔憂,不妨花個幾分鐘的時間,
但假使你認為你的薪水不如想像中的高,
但這未必也是件壞事,下一份工作的主管說不定更肯定你的經歷,
[大部分的老闆都很寂寞,真的]
你可能以為老闆總是氣勢很強,不需要被人肯定。
但相信我,
在老闆眼裡,下屬的「敬畏」行為,
但凡事總有例外,有時候是因為主管本身的高位和年齡世代差異,
所以作者御姊愛就建議:
如果你的主管有類似「孤單寂寞覺得冷」的症狀,
在茶水間、在電梯內或在加班的晚上,
找個小事情讚美他一下,
請勿隨便拍打你的主管,但歡迎用關心餵食他。
[ 萬一 你老闆的成功來自不擇手段]
如果我們發現自己的老闆真的是個道德有瑕疵的人,
不是和主管高談擴論些勸世文,
別忘了:「良禽擇木而棲」,你的職涯生涯還很長,
如果因此染上的汙點,未來可是很難翻身的,
還有一點, ivory我曾在書上看過,在這裡分享給大家:
當你也逐漸融入文化,
那才是最可怕的事。
[比起相親相愛,有些老闆更愛下屬互鬥]
智慧語錄:人前兩肋插刀,人後使勁桶刀;
御姐愛提出的觀點讓我印象蠻深刻的,同時,也很佩服她;
有別於以往我聽過經理人的反應,都較為負面
(可能是深陷泥淖中,
但她冷靜分析了這種情況的優劣勢,
她說: 當我們遇到這種不讓天下太平的老闆時,
不放先想想:「
然後再問問你自己:「這種動盪的環境真的是你想要的嗎;」
[ 到底他是你老闆,還是我是你老闆?]
以實務上常遇到的「跨部門合作案」做說明:
跨部門的合作案本身也是個陷阱題,任何有經驗的職場高手都知道,
最重要的是,要先弄清楚自己在這個案子裡是「主要單位」還是「
不過也有例外,當案子是由最上頭的大老闆親自交辦時,
畢竟機動性質的案件,總是比常規性的案件更容易得到注目。
[老闆可以平易近人,但你別想稱兄道弟]
在職場裡最常聽到的謊言就是:「別把我當老闆,
首先:不管是老闆還是主管,你們的權力始終是不對等的。
其次;當你的上司就事論事交代你一件工作時, 務必就事論事來回應。
第三:不要隨意把主管在工作上交到你的事情轉回個人層次,
而你還企圖要用個性上的不同來解釋差異時,
當主管認為修改過的版本是好的,而生為下屬的你,
建議你懷抱著謙虛而誠懇的心,
萬一上司說明後你仍無法買單他的說法,
如果他不接受, 抱歉!你還是得照他的做,
因為他是老闆是上司,
不然 ,你鋪蓋捲捲,自己當老闆好了。
[據說他黑白兩道通吃 而且跟大老闆很熟]
遇到哪些標榜自己跟主管很熟的廠商,不必太慌張,
(Ivory前幾天看到一句宿智慧的話,分享給大家:
「聰明人與愚蠢人最大差別在於,聰明人可以為了利益耍笨。」
[他不是不收禮,而是你的禮物太便宜]
有時候我們以為那人很廉潔,殊不知是因為某些原因不想收你的禮。
送禮往往有兩個層面需要考量:
第一,送禮者與收禮者之間是否有利益關係?
是單純想在年節致意表達感謝,
若是後者,恐怕就要往第二個層面思考。
第二,收禮者是真的清廉不收禮,
[報告老闆,他哭了]
淚水是辦公室裡偶爾出現的橋段,效果兩極,操作請小心:
(Ivory 之前還是菜鳥的時候,在辦公室因為同事下達的指令錯誤,
當下真的是超難過的,
後來我也只是默默地坐在位置上不說話,
但我還是忍住了,
後來我跟職場的前輩(但不是同一家公司的同仁)
她給我的建議是:
「妳應該回到座位上,
過個十分鐘,
『經理,對不起,身體不舒服,下午想請假』。」
因為這件事的癥結點,就在於經理想要找一個出氣筒,
那麼,如果當下我真的留了兩行淚,會有什麼結果呢?
可能會有兩個,
正面結果就是:經理她知道事情做得太超過。
但負面結果就是:Ivory這個90生,果然是顆爛草莓。
如果你好奇為何當下我會勇敢地走回座位,持續笑臉迎人,
Let me tell you what :純粹是因為我反應慢,不知道原來我這叫“被罵”。
原來傻人真的有傻福。
簡單來說就是:在員工哭泣的節骨眼,若公司絲毫沒有表示肯定,
員工很可能萌生辭意。
但哭泣在職場佔到便宜的可能性並不多, 還得在平時累積非常多的信任點數,
才可能讓哭泣這樣的行為產生被讚賞的結果。
(所謂的「信任點數」就是:員工平時堅忍不拔 ,早出晚歸,
從不喊累,也不怕苦.......
終於,有一天,爆發了,!
(而且還只能爆發一次,第二次就會被歸咎為抗壓性太差。)
眼淚在職場上的意義到底何在?
聽好了,在員工心中,哭泣或許只是一種情緒抒發的方式,
但老闆卻可以透過眼淚更認識一個員工。
因為員工的淚水證明了他的能力、極限及他的性格,
當了老闆瞭然於胸之後,便會暗自思考未來該如何「使用」這名員工。
那麼,面對哭泣的人,你到底該怎麼辦呢?
根據≪哈佛商業評論≫的定義,你應該這麼做:
首先,不要對哭泣的員工產生過多的反應。
哭泣只是員工面對壓力和挫折的一種情緒表達方式,主管不需要特別X憐憫,
只需維持平穩且開放中立的語氣,讓員工知道你明白他現況不好受,會和他共同應對即可。
此外,不要再員工哭泣時詢問他心裡的感受,
而是應該問他在工作上的哪個部分需要協助,是否有不懂或無法處理的部分?
理性聚焦於工作項目,而非花更多時間處理情緒,
因為事情沒做好就是沒做好,一碼歸一碼,
我們可以展現同理心,但不需要感到愧疚。
[關於企業家這種生活]
一般人總以為企業家就是吃香喝辣、開名車 ,
其實真正成功的企業家跟你想像的不一樣。
首先,他們的學習之路沒有盡頭;
其次,他們的眼光不會只聚焦於台灣;
(如果你只會說中文,你的市場只有台灣和華人;
但如果你英文很好,你就有了全世界。只有華人是不夠的,
未來不在亞洲在全球。)
此外,企業家不只是用商品賺錢,他們還用資產來賺錢;
還有一項不可忽視的是,許多企業家都有讓人意想不到的生活品味。
富有的人不一定能懂得享受生活,
然而,盡情享受在生命裡的人才是富足的。
對世界敞開心胸,往往會在不經意的時刻讓人體會更多。
<-未完待續->
如果你喜歡我分享的文章,
那麼,我想邀請你,
不妨再多花個幾分鐘的時間,
看看其他文章,或到我的部落格
逛逛
或許......
你會在這過程中找到你想要的答案:
(點選圖片前往網站超連結)
(點選圖片前往文章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