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最後一次相遇,我們只談喜悅》

《最後一次相遇,我們只談喜悅》@Ivory%5Cs reading fiesta.jpg

目錄

作者序

Arrival

我們都是脆弱的 

快樂是人的本能

Day1

你為什麼不會埋怨人生? 

喜悅不等於沒有痛苦 

轉換觀點,感受也隨之不同

承認自己會痛

痛苦源於對自己的執著

一定要捨棄享受嗎?

最終極的快樂

看似矛盾的快樂知道 

串起所有信仰的愛和尊重 

就像母親對子女的愛

Day2 & 3

那些讓喜悅遠離的事物

你是尚待完成的傑作 

如何走過人生的顛簸 

成長與進步的幽谷

恐懼、壓力和焦慮:我會超級緊張 

憤怒其實是深層的恐懼 

悲傷與哀慟:苦難時刻更能凝聚你我 

世上沒有無死之家

絕望:世界充滿痛苦

寂寞:沒有人不懂孤單 

苦難與困境:如何走出難關

病痛與恐懼死亡:那我還是下地獄好了

Day4 & 5

喜悅的八大支柱

觀點:遠近高低各不同

轉換觀點,切換人生

幽默:大笑、開玩笑最棒了

接受:一切改變的起點

許多煎熬來自抗拒現實

原諒:把自己從過去解救出來

感恩,感謝我還活著

慈悲:但願能成為那樣的人

付出:滿心歡喜

成為祥和的綠洲,寧靜的深潭 

再見,我的好友

喜悅的練習:「冥想」


作者序:

1. 啟程尋找恆久的喜悅:真正的喜悅,不必仰賴外在環境的無常;

喜悅有八大支柱,四個心靈層面和四個思考層面。

 

2. 「喜悅」,比「快樂」大得多。

人們常常覺得要靠外在環境才會得到快樂,喜悅不用。

 

3. 達賴喇嘛:「生命的目的」,最終目標是要免除苦痛,發現喜悅。

 

4. 讓喜悅從轉眼即逝的狀態,化為經久不衰的「特性」;

從一種飛逝的感受,化為恆久的存在。

 

Arrival 我們都是脆弱的

1.  大主教:「我們人是脆弱的生物,

但就是從這樣的脆弱中,而非經由逃避,

我們才有可能找到真正的喜悅。」

「事實上,人生充滿了厄運和難關,恐懼、痛苦和最終的死亡亦然。」

 

2. 大主教:「找到更多的喜悅並不能讓我們倖免人生中的困苦和心碎;

事實上,我們還可能更容易哭,但也會更容易笑,能更真實地活著。

不過,假如能尋得更多的喜悅,我們就不會怨天尤人,

能以不卑不亢的態度接受磨難;

即使困苦,也不會因此變得冷酷;即使心碎,也不會因此崩潰。」

 

快樂是人的本能

1.達賴喇嘛:「從存在的本質上,我們就渴望喜悅與滿足,

但這些感受往往倏忽即逝,難以掌握,

像一隻蝴蝶停在我們身上,下一刻又翩翩飛走。」

 

2. 達賴喇嘛:「快樂的根源就在我們心中,不在金錢、權力,也不在於地位;

權勢和財富並不能帶來內心安寧,外在的成就無法為內心帶來真正的歡喜,

我們必須向內看。」

「我們的煩惱多半是自己造成的,

所以照理說,我們應該也有能力創造更多喜悅。

這完全取決於我們處事的態度、看法和反應。想要快樂,

有很多事我們自己就做得到。」

 

3. 達賴喇嘛:「有損喜悅和快樂的事,很多都是我們自己造成的,

往往來自負面思考、情緒,

有時則因為我們不曉得自己的內心有何能力,也不懂得加以利用。」

例如:我們無法掌控天災的危害,但可以掌控日常的不幸造成的痛苦。

 

4.故意逗一個人常是親暱和友誼的表現,知道彼此間存在著好感的泉源,

身為愛開玩笑而不完美的人類,我們都會從中汲取養分。

彼此的取笑從不會真正打擊對方,反而藉此不斷強化彼此間的友誼和牽絆。

 

5.所謂的「友誼」就是,相通的價值觀再搭上絕佳幽默感,

是所有信仰的共同核心所在。

友誼和普遍的人際關係,對於喜悅的發現多麼重要。

 

6.大主教:「人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內心的祥和。」

 

Day1你為什麼不會埋怨人生?

1. 現在社會的問題出在,我們的社會和教育依然只強調外在物質的價值;

我們應該多為他人的快樂著想,換句話說,就是慈悲心或同理心,

現在就是少了這種胸懷。我們一定要多關注人的內在價值,觀照內心。

 

2.但我們也不能不為自己想,不過是要聰明地為自己想,照顧並幫助他人,

到頭來才會發現屬於自己的快樂;

相反就是愚蠢的自私:只想到自己,不在乎別人,甚至還欺侮別人。

 

3. 達賴喇嘛:「當你總是在笑,總是笑呵呵的,這是非常正面的訊息。」

 

4.大主教:「當人們越想追尋快樂,事實上反而越找不到。快樂非常難以捉摸,

一個人不會因為跟自己說:『我現在想要忘掉一切,專心尋求快樂』,

就因此找到快樂。」

 

5.我們渴望的不是快樂,而是喜悅;喜悅包含快樂,涵納的範圍更廣。

例如:一位臨盆的母親,雖然必須接受生產過程的劇烈疼痛;

但當孩子一出生,母親滿心是無法衡量的喜悅。

這是多麼不可思議的一件事,痛苦居然能這麼快就化為喜悅。

 

6. 「喜悅」是愉悅、樂趣、滿意、興奮、舒緩、驚奇、

忘我、得意、崇拜、欣慰(佛家稱的「無量喜」)和感激的。

 

7.神經科學暨心理學研究中心做過研究,指出人的情緒只有四種:

恐懼、憤怒、悲傷(三負面)和喜悅(一正面)。

 

喜悅不等於沒有痛苦

1.  達賴喇嘛:「遭遇劫難時,應該思考整個情況,

假如沒有任何方法克服劫難,操太多心也沒用。」

即佛學大師寂天: 「若事尚可為,云何不歡喜?若以不濟事,憂惱有何益?」

 

2. 假如用比較開闊的觀點去看同一件事,就能減少煩惱,減少折磨自己。

也就是「轉換看待事物的角度」,

從己身轉向他人,從苦惱轉向憐憫,看見他人也同樣正在受苦。

當我們發現自身以外的他人也正在受苦,自己並不孤單。

自身的痛苦也隨之減輕。

 

轉換觀點,感受也隨之不同

1.    「痛的感受」《箭經》 :「凡夫俗子未受教誨,一旦遭受痛苦,

就會悲傷憂慮、搥胸啼哭,乃至心生狂亂。

痛苦來自兩種感受:一在於身、一在於心。猶如有人以箭射一男子,

爾後旋即再射一箭,男子感受的疼痛是兩隻箭」;

但倘若我們打開視野,擁抱更多同情心,就能躲過第二支箭的煩惱和煎熬。

 

2. 達賴喇嘛:「事情只從一個角度看,你會覺得好慘;

但從另一個角度看同一事件,同樣的不幸會帶來新的契機。」

 

3. 大主教:「苦惱和悲傷在很多方面都不是人能控制的,它就是發生了。

假如有人打你,疼痛令你內心惱怒,但當你的精神生活有所成長,

你將能坦然接受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任何事。

接受事實,而不是拿事實的結果怪罪自己,認為事實的發生是自己的罪過;

不論你喜不喜歡,人生本來就有許多曲折,有些事就是會發生。

問題不在該怎麼逃避,而是該如何將其化為助益?」

 

4. 大主教:「苦難和消沉並不能決定我們是怎樣的人,

重點是我們可以運用這些事情,化逆境為轉機。」

「苦」,至少可以培養人的同情心。

曼德拉要是沒有在監獄裡的27年,

他便無法成為我們所見有同情心、有雅量,為人著想的曼德拉。

 

5. 大主教:

「我們如何面對人生中看似最陰暗的阻礙,才會決定我們成為怎樣的人。

如果認為一切都令人絕望,我們最後只會變得尖酸刻薄,

對所有事情感到憤怒,只想把所有事物搗毀。」

舉例來說:如果你想當一個好作家,老是出門看電影吃甜食,是不可能成功的。

你一定得坐下來寫,過程可能非常辛苦,但不這麼做,不可能會得到好結果。

 

承認自己會痛

1. 即使面對困難,仍能保持喜悅的具體方法就是: 「承認自己會痛」。

當你承認自己的感覺時,即使在疼痛中,我們依然能察覺他人對我們的溫柔;

但有時候,疼痛會強烈到讓你完全看不到這些事。

 

痛苦源於對自己的執著

1. 「當我們一心執著於己,就注定不快樂。

人如果太專注於自己的重要,太執著於分辨自己是好是壞,就會備受煎熬。

執著於想要的東西,逃避不想要的東西,並不會帶來快樂。」

 

2.「恆持歡喜心」:我們對快樂的嚮往,某方面就像嘗試找回心靈最初的狀態。

 

3. 佛家似乎相信,喜悅是一種自然狀態,但感受喜悅也是可以習得的技能。

例如:很多事情取決於我們把注意力放在哪裡?是注意自己的苦還是別人的苦?

 

4.1978年,心理學家:菲力普、丹恩及朗尼發表了一篇具重大意義的研究:

他們發現:「樂透中獎者並沒有比因為意外而癱瘓的人快樂」,

這篇論文和後續的研究發展出一討理論:認為人都有一個「設定值」,

決定他往後人生的快樂程度。

換言之,我們會漸漸習慣任何新的情況,最後一定會回到一般快樂基準。

 

5.不過,心理學家索妮亞更近期的研究認為:

人的快樂可能只有50%決定於基因或性格等恆定因素(即前述的「設定值」),

另外50%則是由各種環境因素加在一起,或由人的態度和行動所決定。

前者我們掌控有限,後者大半由我們掌握,

其中三個對提升快樂影響最大的因素分別是:

我們以樂觀看法重新檢視生活的能力、心懷感激的能力

及我們是否選擇成為慷慨善良的人。

 

一定要捨棄享受嗎?

1. 我們的感官雖然能一時享受樂趣,但那樣的快樂終究倏忽即逝,

無法帶來源源不絕的滿足。

貪圖享樂,無異於飲鴆止渴。

舉個例子:我們要養成享用食物卻不執著於食物的能力,也就是不為「貪」而吃。

 

2. 感官的喜悅是一時的,心靈深處的喜悅卻能持續很久,那才是真正的喜悅。

相形之下,感官的享受就不再那麼重要。

 

3.當人內心喜樂,肉體的痛苦就顯得不重要了。

但若缺少喜悅的心,太多煩惱與恐懼,

就算物質生活再舒適,也無法消解內心的困苦。

就像心情好的時候遇到麻煩,你會覺得過得去;

但心情極差的時候,就算是最好的朋友來找你,你也一樣覺得不開心。

 

4.「快樂水車」:任何樂趣只要我們經驗過越多次,對其效果也會越麻木;

但人與人間的關係,特別是我們展現對他人的愛與付出,

卻能長久改變並影響著我們的幸福感。

 

5. 大衛森曾說: 我們大腦有四種迴路會影響長期檢康。

第一種迴路是: 「學會愛人、學會同理心」,

會直接影響一個人感受快樂的能力。

第二種迴路是: 「從消極狀態中回復的能力」

第三種迴路是: 「專注的能力」,可以透過冥想增強這種迴路的存在。

第四種迴路是: 「慷慨付出的能力」,這也是喜悅的一個面向。

 

最終極的快樂

1.大主教:「當我們盼望造福他人時,就能感受到最大的喜悅。」

我們依靠他人,以成為完整的自己。也就是所謂的「烏班圖」。

 

2. 達賴喇嘛:「想要實現願望,最好的辦法是多幫助他人,多交朋友。

為了錢和權勢才在一起,那是虛情假意的朋友。」

 

看似矛盾的快樂知道

1. 研究發現,培養自己的喜悅和快樂,對自己生活周遭的人也有正面影響。

當我們有能力超越自己的苦痛,也就越能幫助他人,

因為痛苦會使我們陷入極度的自我中心。

研究顯示,快樂的人比起不快樂的人,更願意與人來往、身段柔緩、思考靈活,

比不快樂的人更能忍受日常生活中的困頓挫折,

也比不快樂的人更有愛,更願意寬容。

也就是說,我們越能夠撫平自己的痛苦,就越知道轉而關懷他人的痛苦。

 

2.和平必須發自內心,我們要是內心不安寧也無法帶來和平;

同樣地,喜悅也是。

 

3.達賴喇嘛:「有意義的一天就是,今天有機會的話就去服務、幫助別人;

假如沒機會,那至少不要傷害別人,這樣就是有意義的一天了。」

 

4.「慈悲」不是軟弱,而是力量的展現。

 

串起所有信仰的愛和尊重

1. 達賴喇嘛&大主教:「信仰並沒有錯,問題是出在信徒。

而教育會是所有問題的解決之道。」

 

2.大主教:「每個人都想要快樂的生活;但個人生活要快樂,

前提是人類社會也要快樂,

因此,我們要能想到所有人,於70億人口當中找到為一體的感覺。」

 

3.增長智慧靠的是讀書和經驗。

 

4.每個人想要快樂,但難就難在:很多人不知道怎麼做?

事實上,「真誠的友誼」建立在信任之上,

只要真心在乎他人,信任就會隨之而來。

 

就像母親對子女的愛

1.出生時母親與嬰兒的肌膚接觸,

可以幫助嬰兒腦部釋放相關激素,幫助其人格健康發展。

 

2. 即使在高危險的手術室,母親的聲音還是能產生很奇妙的作用。

 

3. 少了母親的照顧,會讓我們變得過度以自我為中心,

接著產生連鎖反應,與他人疏遠,恐懼、沮喪,最後演變為憤怒暴力。

少了母親的照顧,很可能會長成下一個希特勒,

因為他們心中存在著巨大的失落感。

 

Day2&3 那些讓喜悅遠離的事物

你是尚待完成的傑作

1.賴喇嘛說:「想要緩和心裡的苦痛,方法就是培養精神的免疫力。」

 

2.大主教說:「常常有人對自己生悶氣,但其實沒有必要,

有這些想法和感受是很自然的。」

「我們必須先接受自己原來的樣子,弄清楚什麼刺激我們的情緒。

擁有七情六慾很正常,重點是要能夠問自己,甚麼時候表達才算適當?」

 

3.大主教強調「當我們一心認為不該出現某些想法時,

這些想法反而抓得更牢。」

 

如何走過人生的顛簸

1.我們可以藉由調整面對事情的態度,改變事件對人生的影響。

我們的心就像車軸,決定了路途是平順或崎嶇。

 

2.第一步就是,承認受苦的事實。

 

3.達賴喇嘛:「我們總是會企圖控制當下。

很多事情之所以令我們感到心煩,是因為我們希望事情有不同結果。

我們累積了一定的不開心和不滿,進而導致失望和憤怒。」

 

4.達賴喇嘛:「我們往往根據自己的經驗,判斷這個是好是壞。」

「當恐懼和沮喪出現時,我們必須思考什麼原因造成的?

大多數的時候,恐懼只是心理投射。舉個例子:布達拉宮鬧鬼的故事」

 

5.「也有的時候,我們沮喪是因為事情超出我們的控制;

但現在我會把他當成禪修的好機會。

之前有一次,飛機延誤似乎是因為飛機其中一具引擎鬆脫,

機長說當下如果不關引擎的話,飛機一定會炸裂,接著墜入汪洋大海。

一時之間,班機延誤和在動物園閒晃一天聽起來好像也沒那麼糟了。」

 

成長與進步的幽谷

1.大主教:「從容平靜需要花時間練習,就像肌肉要鍛鍊才會成長。

不是現成能到手的東西,

咬牙切齒或火冒三丈也沒什麼用,何不學學老人家從一數到十。」

「而學習這些靠的不是理論,而是經驗。」

 

2.「我們認為自己應該從頭完美到底,結果太苛求自己。

人這一生是要讓我們學習向善、學習更愛人、學習表達更多同情,

而這些靠的都不是理論,而是經驗中學習。」

 

3.「學習接受現實,因為狀況如果無法改變,拿腦袋去撞牆也沒用。」

 

4. 「你天生擁有完美的資質,只是現在還不完美,你是尚待完成的傑作。」

 

恐懼、壓力和焦慮:我會超級緊張

1. 恐懼和焦慮是幫助人生存的機制,

只有在被過度放大或無關緊要的小事挑起時,恐懼才是問題。」

 

2.「勇敢不是沒有恐懼,而是克服恐懼。」

 

3.「壓力和焦慮往往來自於期望太高、野心太大。

唯有對自身有完整的認知,我們才會確切知道力氣該用在哪裡,

也才有更大的機會達成目標。」

 

4.「我們期待一個安心、喜悅的存在狀態,

就必須給這種狀態留下心理的空間才行。」

 

憤怒其實是深層的恐懼

1.「怒氣累積的時候要想一想,原因是什麼?

接著再思考,我的怒火、生氣的表情或大吼大叫,會造成什麼後果?

之後就會發現,其實生氣沒什麼幫助。」

 

2.「生氣沒辦法解決問題,有時還只會製造問題。」

 

3.「沮喪和憤怒源自於感到受傷疼痛。」

 

4.「憤怒之下隱藏著恐懼,我們害怕得不到想要的東西。

 

5. 「平息怒火的方法就是自問:

『我是受到什麼傷害而憤怒?』『我在害怕什麼?』」

 

6. 「義憤通常與自己無關,而是看見其他人受到傷害,

希望幫助對方。是一種經過選擇的回應。」

 

悲傷與哀慟:苦難時刻更能凝聚你我

1. 「我們不應該把自己當超人,把情緒壓在心裡,假裝它不存在,

反而會讓它發膿惡化;倒不如把悲傷苦痛都吶喊出來,

這麼做能讓你復原。」

 

世上沒有無死之家

1. 「要走過痛失至親的苦痛,只能夠化失落為動力,從內心深處萌生目標。」

 

2. 「若能專心想著逝去的摯愛,心情比較不會走向絕望;

相反的,假如一直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我現在該怎麼辦?』、

『我要怎麼應付?』,就有可能走上憂鬱和絕望。」

 

3. 心理學家戈登惠勒說,悲傷是為了提醒我們愛得深,當初的愛多美。

 

絕望:世界充滿痛苦

1.「保持開闊的真實視野,明白輕重緩急,

看見悲傷的事就不會絕望。」

 

2. 「『希望』比樂觀堅定得多,

樂觀比較表面,容易因為環境就淪為悲觀。」

 

3.「樂觀多半憑的是感覺,而希望憑的是堅定不移的信念。」

 

寂寞:沒有人不懂孤單

1. 「人必須經由他人來往能成為人,我們的人性要在彼此間才得以展現。」

 

2.「假如心裡充滿著批判和憤怒,就會覺得與他人有隔閡,進而感到寂寞;

但如果心胸開闊,就算一個人獨處,也不會感到孤獨。」

 

3.「太執著於自己,就會開始去想我和其他人不一樣,只會更焦慮、更緊張。」

 

4.「當我們打開自己的心房,就能感到與他人的連結。」

 

苦難與困境:如何走出難關

1.「很多人是痛苦為問題,事實上,它是命運賜給你的機會。」

 

2.「通往喜悅的道路不能繞過痛苦和逆境,而是必須從中間穿越。」

 

3.「苦難可能會提升我們,也可能會打擊我們,

差別要看我們能不能從苦難中發現意義。」

 

4.「痛苦對人造成打擊,會使人放下傲慢。

當自身受苦,連帶會對其他受苦人興起慈悲,

而對於自身遭遇過的痛苦,也會避免給人痛苦。」

 

病痛與恐懼死亡:那我還是下地域好了

1.「研究指出,除非我們將他人視為自己所屬群體的一員,

不然控制同理心的神經迴路不會啟動。」

 

Day4&5 喜悅的八大支柱

觀點:遠近高低各不同

1.「四項心理特質:觀點、謙卑、幽默、接受;

四項心靈感性特質:原諒;感恩、慈悲、付出。」

 

2.「慈悲關懷和付出,是長久快樂最不可或缺的本質。」

 

轉換觀點,切換人生

1.「對生命的看法是人生到頭來的最大自由。」

 

2. 「用六個不同的角度看事情:前後、上下、側邊,

可以讓人對現實有更全面的看法。」

 

3.「也就是所謂的『綜觀效應』。」

 

4.「事實到頭來證明,我們如何對待他人,也等於是如何對待自己。

我們也會認清無法面面俱到所有情況,

會讓我們謙卑、幽默和接納有更深的體悟。」

 

幽默:大笑、開玩笑最棒了

1.「當我們懂得謙卑,也就能夠自嘲,適度的幽默感很重要,

尤其調侃自己的能力更是養成喜悅之心不可或缺的因素。」

 

2.「常常笑的人懂得放下,才能自在。」

 

3.「我們常常想要用怒氣將自己撐大。

不用把自己看得太嚴肅,我們會看見自己有多荒謬的。」

 

4.「每個人若能懂得嘲笑自己的偏見與憎惡有多荒謬,

互相就能更誠實溝通,更同情彼此。」

 

5.「有能耐的人不把自己看得太了不起,

不是用輕蔑的幽默來貶低他人,抬高自己,

而是用幽默讓所有人回到同一平面。」

 

6.「別人就是不安的最大來源,

也因為有那麼多的幽默,因應人際互動而產生。」

 

7.「想要走進別人的心,一大方法就是有能力逗人笑。

有能力自嘲,讓大家知道你不是浮誇自滿的人,

除此之外,一個人要是先能把自己擊倒,別人也很難在擊倒他。」

 

8.「這種東西是可以培養的,所以學著笑笑吧! 

這是最簡單的起點,也與謙卑有關係。

學著在生活中找到幽默感,你就不會再問:『為什麼是我?』,

同時也漸漸明白,生活對我們一視同仁。」

 

接受:一切改變的起點

1.  「既然可以改正,何必為之難過?假若無法改正,難過又有何用?」

 

許多煎熬來自抗拒現實

1. 「接受現實能讓我們專心應對生活的原貌。」

 

2. 「人需要目標方能受到鼓舞,有所成長,甚至明悟道理;

但與此同時,又不能過度專一或執著於這些企圖。

假如目標崇高,能不能達成要視人願意為目標奉獻多少而定,

在追求的過程中必須放下設想,不能固執地認為一定要如何達成。

放下對目標和手段的執念,平靜與沉著自然會油然而生,那是接受的真諦。」

 

3.「接受才能帶領我們走向原諒。我們接受現在,就會懂得原諒,

放下執著,不再渴望擁有一個不同版本的人生。」

 

原諒:把自己從過去解救出來

1. 「原諒不等於遺忘」

 

2.「我們不能讓自己心生怨恨,所以選擇原諒。」

 

3.「沒有人生性殘酷,生來就想傷害我們,

只是因為特定環境因素。氣的也該是事發的原因條件。」

 

4.「別等到來不及才原諒。」

 

感恩,感謝我還活著

1. 「感恩能使人轉移焦點,看自自己被賜與的種種及所擁有的一切。

如此,我們不會再只局限於看見缺陷和不足,反而能放寬視野,

看到好處和豐富的一面。」

 

2.「因為感恩,我們才懂得快樂。」

 

3.「人的大腦會依照負面運作來調整,專心避開錯誤對生存利大於弊。

但感恩能組斷我們心智的預設狀態,使人看見好漢正確的。」

 

4.「感恩的人並不是無視或否認人生不好的一面,

他們只是選擇去欣賞好的一面。」

 

慈悲:但願能成為那樣的人

1. 「快樂的奧秘在於:當我們痛苦的時候,要想如何幫助他人緩解痛苦,

自己的痛苦就能因而減輕。

一直執著於自己的痛苦,只會讓你越來越難受。」

 

2.「同情和慈悲有一個差別:

同情只是感受對方的情緒,慈悲是一種有行動力的狀態。」

舉例來說:我們看到一個人被大石頭壓著,我們的目標不是鑽到石頭底下,

一同感受被壓住的感覺(同情),而是幫忙把石頭從他們身上移開(慈悲)。

 

3.「心願寬廣、越溫暖,活著的感受越強烈,復原的能力也越強。」

 

付出:滿心歡喜

1.舉個具體的例子:

位於中東的死海,有淡水注入,卻沒有出口,水流不出去。

久了以後,水質漸漸惡化,變得死氣沉沉。

做人也是一樣,有所得也要有所付出,到頭來,想要獲得喜悅,

慷慨分享事最好的辦法。

 

2. 「金錢確實買得到快樂,前提是要花在別人身上。」

 

3.「重點是我們如何運用人的心態。」

 

4.「犧牲自己的喜悅去拯救別人的痛苦,這對誰都沒有幫助。

我們要讓大家都知道,關心幫助人不是一種負擔,反而是一種快樂。」

 

成為祥和的綠洲,寧靜的深潭

1.「慷慨:開闊的視野,看見與他人的關聯、謙卑的態度、有幽默感、

能接受人生、能寬恕別人併心懷感激所獲得的一切。」

 

2. 「真正的快樂,來自於做事盡善盡美的喜悅及創造新事物的熱忱。」

 

再見,我的好友

1.「喜悅無不伴隨著憂傷,事實上,正是因為有痛有苦,

我們才得以感受喜悅。」

 

2.「不能把喜悅當成目標在追求,不然會與喜悅失之交臂。

喜悅其實是來自每天的想法、感受和行動。

而能獲得喜悅的行動,就是把喜悅帶給別人。」

 

3.「當我們伸手去擦掉別人臉上的眼淚,愈能放下對自我的執著,

也將越能承擔自己的苦痛。」


喜悅的練習:「冥想」

1.可以開發我們選擇反應的能力-暫停片刻再回應。

2.四步驟:

「舒服坐定,腳踩地板或盤腿而坐都可以」→

「閉上眼睛,用鼻子深呼吸幾次」→

「現在問自己:『我心中渴望什麼?

對自己、所愛的人、這個世界,我有什麼期望?』」→

「說出一天的志向」

<-本文完->

 

如果你喜歡我分享的文章,

那麼,我想邀請你,

不妨再多花個幾分鐘的時間,

看看其他文章,或到我的部落格逛逛

或許......

你會在這過程中找到你想要的答案:

 

post (1).jpg       

 (點選圖片即可前往網站↑及文章↓超連結)
 

《若你委曲自己,任誰都能刻薄你》讀後心得分享X名言佳句摘錄 @Ivory%5Cs world.jpg

 《哪有工作不委屈,不工作你會委屈》書籍介紹X名言佳句摘錄 @Ivory reading%26;sharing world.jpg你的老闆在你背後有點火.jpg 

《打造將才基因》書籍介紹X名言佳句摘錄 @Ivory reading%26;sharing world.jpg 《會讓你抓狂的才是好工作–51則比別人更接近成功的思考邏輯》@Ivory%5Cs reading world.jpg        《股神巴菲特給年輕人的忠告》@Ivory%5Cs Reading%26;Sharing fiesta.jpg

  

 

 

 

 

 

圖解紙一枚思考整理術-改變人生的14種表格》好文分享@Ivory%5Cs reading fiesta.jfif《遇見生命最真實的力量》讀後心得分享%26;名言佳句摘錄@Ivory%5Cs  reading fiesta.jpgdownload (5).jpg

 


 

arrow
arrow

    Ivo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