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做人太累了! 阿德勒教你面對不完美的人際關係》
目錄
序、懂得溝通的人,善於保持適當的距離感
第一章、實現距離感的七個思想改革
第二章、建立「互相尊重」「互相信賴」的技巧
第三章 不強迫接受,也不過度關照的表達技巧
序、懂得溝通的人,善於保持適當的距離感
重點摘要:
1.不能過於親近,也不能太過疏遠。當你與他人太過親近時,
容易出現「強迫他人接受自己」的想法,及「過度關注他人」的行為。
2.當你越在意對方,就會越焦慮。
3.以互相尊重,信賴危基礎的「適當距離感」。
第一章、實現距離感的七個思想改革
不當吸血鬼,請改當捐血者-
人類的幸福分三種:
他人為自己做的幸福、自己動手做的幸福、及為他人效勞的幸福。
「為他人效勞的幸福」,正是溝通中不可或缺的大前提,
其中所產生共同體的感覺,是保持適當距離及良好溝通的不二條件。
實現距離感的第一個關鍵:「分離課題」
方法就是:
1.不背負、不擔心、不擅自越界:
- 不越界:只要問「最後承擔後果、負起責任的人是誰?」
eg. 以念書為例,承擔後果的人本來就是孩子,
所以就可以知道「要不要念書這件事是孩子的課題」,
這時,可以運用所謂的「親密商量」進行溝通
「爸爸有點擔心你將來的升學問題,可以和你討論一下嗎?」
→「為了實現你的夢想,至少要擁有高中學歷,你覺得呢?」
→「如果在課業有需要幫忙的話,爸爸非常樂意幫忙」
- 不背負、不擔心:
例:「真是的!到底要我說幾次才行啊?」
是否常因大聲斥責了晚輩,使對方變得意志消沉,自己也開始在意的不得了
從阿德勒心理學角度來看,「晚輩意志消沉」是對方自己的課題,我們必須將人我的課題分開。
我們的課題,則是專注在「自己的說話方式」這件課題上就行了。
- 堅定地向對方說不,也是「分離課題」的一種。
例:「請你不要多嘴,隨便對我的工作出意見」→干涉對方的課題
「謝謝你,你的做法很好,但我想用我的方法試試」→課題分離
2.拋開拘泥於勝負的「縱向關係」
別再把自己擺在較低的位置,站在對等的立場,展現出互相認同的態度最重要。
(所謂的縱向關係:所有事物都有「上下」「優劣」「對錯」的關係,
只有居於上位,才能獲得肯定;
而所謂的橫向關係:對事物不區分優劣,
而只是思考「有無益處」、「或是否具建設性」)
簡單來說就是,誇獎他人是縱向關係,給予他人行為勇氣是橫向關係
縱向:你做得太好了! (針對行為者) V.S. 橫向:謝謝你,幫了我大忙 (針對行為)
3.不要把人與行為混為一談:
錯的不是「人」,而是不具建設性的「行為」。
指責並非攻擊,錯誤並不可怕:「被指責」≠「被攻擊」。
4.不制裁,也不責罰對方
我們無法改變對方:如果一心想要改變對方,那就不可能建立良好的溝通模式。
不要當法官,也不要為了結論收集證據。
5.不要利用情感操控對方
阿德勒認為,人並非是受情感左右,
而是先創造出情感後,再把它當成道具來使用
6.不要用情感回報情感
此種情況為「權力鬥爭」,這個時候,要主動結束:
我比你還優秀,我才是正確的之戰爭。
簡單來說就是,不要太在意對方的怒氣,把它當耳邊風,裝沒事繼續談話就好。
或者可以使用所謂的「盥洗室技巧」-我去一下洗手間
7.不要還怕失敗,也別再指責他人的錯誤
A.用「重新框架」的方式看待。
例:不是冷淡,而是客觀;並非溫吞,而是謹慎。
B.擁有承認不完美的勇氣:能夠原諒他人,就能原諒自己
第二章、建立「互相尊重」「互相信賴」的技巧
1.人際關係最重要的前提:「互相尊重」、「互相信賴」
你可以利用本書提供的技巧:
三成說話、七成聽話,聽完再說
訓練自己減低說話量:說話的時候可以一針見血,最好只用一句話統整。
對於預測到他人已經會提的事,自己要絕口不提。
克制自己的意見,專注在訓練聽話上;
只要對方沒有開口尋求協助,就不要多嘴出意見。
以尊重說話者的節奏與順序優先,並配合對方的節奏提問。
想讓傾聽更深入的話,
可試著以確認對方的說話內容,取代打亂對方節奏的意見或提問。
這種方法不單只是為了確認說話內容,更可以藉此推敲出對方的說話技術。
「原來發生了這種事啊,你肯定很失望吧?」
試著推敲說話者的心情後,再用言語向對方確認,
你只要說:「原來這種感覺是失望」重複對方說的話就行了。
看電腦螢幕,無法同時聽話
將彼此的視線拉到同等的高度,傳達出互相尊重對方的心情。
傳達之前,先好好聆聽。
先聽取團員的意見,才表達自己的意見,最後再加上:
「我的意見與各位相同」或「可能是我跟大家看事情的角度不同」。
不要只顧自己,而要在意「對方的興趣」&「對方想談論的問題」 。
Eg. 對方呼之欲出,想好好炫耀一番的話。
把球朝對方的手套丟去。
所謂「把球丟給沒有戴手套的人」:
就是將對方沒有興趣的話題片面地丟給對方。
Eg.「各位,請在期限內將票據交出,大家每次都遲交讓我們很困擾」
「哦,這樣啊!會注意的,但也不用把話講成這樣吧......」
(更好的說法)「各位,大家會不會希望廠商能早一點交貨呢?」
→「咦?有辦法嗎?」
→「其實會晚交貨,是因為我們的票據都太晚發了,大家如果可以早一點交票據的話,廠商也能夠早點出貨了」
要往對方容易接球的高度丟球
就算是自己知道的事情,也要盡量避免使用對方可能不知道的資訊(專業術語等);
再視情況的需要,先告訴對方相關諮詢再進入主題。
故意拋出籠統的提問
不要詢問太確切的問題 (閉鎖式/Yes,No 問句),
太確切的問題內容,會限制對方的回答內容。
比起提出糟糕的問題,還不如點頭回應或重複對方的話;
別害怕沉默,耐心等候對方的想法變成熟。
2.要知道,你怎麼可能瞭解對方的心情
並非將對方經驗帶入自己經驗中,而是要努力同理對方
不要把對方說的話帶入自己的經驗中,
而是「如實」、「原封不動」的接受、體會;
換句話說,同理心就是用對方的眼睛看、用對方的眼睛聽、用對方的心去感受。
3.「傾聽」的需要:
對毫無條件的肯定產生興趣、建立在同理心之上的理解及自我一致的態度
就算不同意對方,還是可以站在對方的立場產生同理心。
4.拋個媚眼,說聲:「讚耶!」
所謂的認同,就是無關最後的成果,只針對對方的態度及工作過程說句話。
阿德勒曾說:「人在感受到對他人有所貢獻的時候,就能擁有勇氣」;
也就是說,向對方表示感謝可以帶給他人勇氣。
第三章 不強迫接受,也不過度關照的表達技巧
記住:溝通的目的,八成都是為了傳達自己的「要求」
1.不意圖控制、也不過於疏遠的適當距離感
會強迫他人接受論點的原因有二:1.縱向關係、2.不信賴對方、3.自我滿足
2.用緩衝詞彙保持距離
A.把肯定句換成疑問句。
例:「明天來討論吧!」→改成「明天可以來討論嗎?」
B.巧妙地使用「多加一句話」。
例:「明天來討論吧!」
→改成「擅自決定不好意思,想請問您,明天有空嗎?」
C.避免明確下定論,委婉地表達。
例:「這個方案才正確」(堅決)→「這個方案說不定比較好」(委婉)
D.說出口的話,要弱、要少
3.正因為對方年紀小,是晚輩,更要尊重對方
4.適度減弱插嘴口氣的方法:DESC
你可以這樣做:
Describes- 客觀地描述立場 ,提出事實和具體數字 。
( Eg. 今天下午三點,敝公司尚未收到您的付款紀錄)
Experience-表明主觀立場+Empathize-有同理心
(Eg.這已經耽誤我們的作業流程) +(Eg.想必您的工作一定十分忙碌)
Specity-具體提案
( Eg.請問能在三天內付款嗎?)
Choose-提出替代方案
(Eg.如果有困難的話,一週的時間方便嗎?)
6.只提出「做什麼」的要求,「怎麼做」給對方決定
為了避免出錯,你可以事先寫在筆記本上
7.答案不能明講,要用暗示
8.把話停留在事實
9.有效運用提問、反問
10.I Message 是萬能技巧 (這個技巧Ivory自己也覺得超好用,大推給各位讀者們)
You: 你應該事前先打電話給我
I: 如果可以事前先打電話,我會非常開心。
進階版:給予他人勇氣-稱讚行為+I Message:
「多虧有你,幫了我一個大忙,真的非常謝謝你」
11.不是指出現狀的錯誤,而是點出「未來的願景」
(X)「問題就是這裡!那邊也沒有做好」
→如果只看到眼前,人們容易開始正當化。
(O) 「如果可以做到這樣的話就太好了,我們來思考一下怎麼做?」
→指出理想狀態,聚焦解決方法。
12.把憤怒轉為「一次性情緒」再表達
憤怒是落寞、失望、擔心的二次情感,
憤怒的目的在於控制、使喚他人;
不必表達出憤怒,只要轉為失望、悲傷與落寞的情感就好了
13.不迴避也不服從的表達技巧
要知道:
為了迴避不特定的多數人時,那是一種不具建設性的行為。
你可以這樣做:
要改善這種情況,首先你得先給自己勇氣,也就是改變自己的思考模式;
就算有缺點,也要認同真實不虛偽的自己,然後去接納並改變自己的相法,
讓自己擁有他人信賴,相信他人士能夠幫助自己的,藉此提高對群體的歸屬感。
同時,若能夠提高對於周遭的貢獻,蒐集來自他人的感謝,也會有很好的效果。
14.別過於情緒化的表達自己的情感
你可以這樣做:
(X)「不要自作主張,要報告!」
(O)「你不向我報告我覺得很困擾,下次記得向我報告,好嗎?」
15.以同理心+緩衝話語表達相反意見
你可以這樣做:
「我知道您想表達的意思,您的提案非常有創意。
但我也有這樣的想法,您覺得呢? 」
16.拒絕
你可以這樣做:
- 故意打太極,其實不接受 (柳樹隨風搖曳,門簾隨手擺動)。
- 受到批評或不合理的對待,過了就算了。當我們不正面回應或打太極,對方撲了空,此時就會產生一段空白,對方也可能因為這段空白而開始冷靜下來。
- 並非全盤否定,只肯定部分。
17.受到對方批評時,不刻意回應對方也很重要
要知道:
- 受到批評並不代表你不好
- 對方可能只是針對你的行為,並沒有否定你的人格
- 縱使對方說出的話讓你覺得自己的人格遭到否定,也不代表全世界的人都會這樣批評你。
<全書完>
如果你喜歡我分享的文章,
那麼,我想邀請你,
不妨再多花個幾分鐘的時間,
看看其他文章,或到我的部落格逛逛
或許......
你會在這過程中找到你想要的答案:
(點選圖片前往網站超連結)
(點選圖片前往文章超連結)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