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生氣的心》
為什麼「不生氣」這麼難?
為什麼我們會生氣呢?
因為「沒有餘裕的生活」就會讓人憤怒。
有沒有觀察到,相同的情況發生時,
(比方:在便利超商無緣無故被插隊、
大熱天底下手搖店飲料的出貨速度太慢、
在百貨中一直找不到想要的商品等)
有人依然能氣定神閒,但有些人就會勃然大怒,這是為什麼呢?
差別就在平時的心情保持在何種狀態?
有鑑於生活在便利科技帶來的高速生活後,
其實無形中其實也是種「高壓生活」。
當行程表上的項目無法按照預定計畫完成時,你會不會有壓力?
在馬路上趕路時,不小心與人相撞便配口大罵?
當我們過慣了被追趕的生活之後,我們變得很不擅長等待。
也一直讓自己的心理狀態處在分常緊繃的狀態
現在起,請試著停下腳步,留給自己一點喘息的空間。
「憤怒」其實是從思考來的。
我們的身體接收到外界的刺激後,傳遞到腦袋,大腦因惱羞成怒,
產生了負面的想法:「我要讓他好看」、「我一定要打敗他」;
但只要透過書中介紹的方法勤加練習,我們就能做情緒的主人,
不讓心中平白無故產生憤怒的念頭。
首先,請試著先找回心靈的細膩感受
接著,便可以開始進行從書中節錄出來的幾項練習:
練習1. 「摘下有色眼鏡」
能跟不喜歡的人共事,才叫專業!
但有些人會說:「不行,我做不到,我一看他就討厭」
這時,我們可以試著去發覺對方的優點,漸漸地你會發現,
其實對方也有優點,也不是這麼討人厭。
還有,「你關注的事都會放大」,如果你一直緊咬著對方的缺點不放,
那麼,不管對方怎麼做了什麼,你也都只會越看越討厭而已。
練習2.「發現手中的寶貝」
對我而言,這項練習其實就是:「練習感恩」。
很多人常常會妒忌別人的才華、有錢、臉蛋,
卻忘了自己能夠平平安安地過完美一天,就是一天當中最值得慶幸的事。
(就對出了一場生死交關車禍的Ivory而言,
每天能夠平安地睜眼闔眼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
當我們練習開始用感恩的心看世界,會發現其實這個世界可愛地令人目不轉睛。
練習3.「放任自流」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很多事情發生的瞬間都非我們所能控制或改變,
既然客觀環境無法改變,那不如就先轉念我們自己的心吧!
在面對一己之力也無法改變的情況下,
書中所提出的建議是:「品嘗其中滋味即可」。
試圖去思考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 有什麼方法能挽救? 是正向面對的態度,
但如果進而演化為「發生這種鳥事真倒楣」或「做什麼都沒有用了」
這種負面的想法,只會讓自己更洩氣。
練習4.「先置之不理」
怒氣發生時,我們首先要觀察自己的情緒,
並有意識地告訴自己:「我正在生氣」,
並慢慢感受自己急促的呼吸和混亂的思緒,
無須刻意想著:「我不能生氣」、「我要忘掉他」,
不知大家有沒有發現,當我們越是刻意告訴自己的大腦"不要"做什麼事的時候,
其實大腦完完全全被那個"不要做什麼"的思緒給占滿。
就如同書中的比喻一樣:要想消除水面上的漣漪,將其靜置幾分鐘便好;
如果刻意想伸手消除漣漪,只會又重新產生更多的漣漪。
套句佛家用語,這就叫:「放棄我執」。
我們也可透過轉移注意力的方式:
找一件自己可以完全投入,暫時抽離思緒的事情來做,
然後,心無旁騖地專注做好眼前的事就行了。
練習5.「別人是別人,自己是自己」
有位前輩曾經跟我分享過這個心法:
「這世上唯一能擾亂你的人,只有你自己」。
別人批評的話,如果對我有益,受教了下次就不會再被罵;
如果只是單純找碴,那又何必同對方一般計較,
因為程度不同的兩人,自然是無法溝通的。
Ivory在職場的初期,也常常被看不起,一介小小的菜鳥,哪有置喙之處?
做的事情三番兩頭被批評,橫豎怎麼做都不對;
但經過長期時間錯誤經驗的累積,
再加上自己平常不斷的精進自己所需要的知識,
當下次再被看不起時,就能用做得票漂亮亮的120成果讓對方閉嘴,
硬是叫對方把懸在嘴邊的毒舌給我吞回去。
練習6.「不要認為自己什麼事都事對的」
單單看到標題,我的第一個直覺冒出來的便是「同理心」這三個字
就直接說個在網上找到的小故事
有一位單身女子剛搬了家,她發現隔壁住了一戶窮人家,
一個寡婦與兩個小孩子。
有天 晚上,那一帶忽然停了電,那位女子只好自己點起了蠟燭。
沒一會兒,忽然聽到有人敲門。 原來是隔壁鄰居的小孩子,
只見他緊張地問:「阿姨,請問你家有蠟燭嗎?」
女子心想: 他們家竟窮到連蠟燭都沒有嗎?千萬別借他們,免得被他們依賴了!
於是,對孩子吼了一聲說:「沒有!」正當她準備關上門時,
那窮小孩展開笑容說:「我就 知道你家一定沒有!」
說完,從懷裡拿出兩根蠟燭,說道:
「媽媽和我怕你一個人住又剛搬 來沒有蠟燭,所以我帶兩根來送你。」
單身女子以為對方是要來坑油的,生氣地拒絕了對方。
我們也常常用我們自己為的想法,去揣摩他人的意圖,
所以才會有「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這句話不是嗎?
其實這裡頭還包含另一個可以討論的議題:「潛意識的投射」,
其實這位女子會怕被坑油,
是因為他心中總是抱持著"要被坑油"或"坑油別人"的想法,
無形中言行舉止便皆會是這樣的投射。
練習8.「先深吸一口氣」
話就像潑出去的水一樣收不回來,況且人在憤怒的情況下,通常都沒好話,
控制憤怒的關鍵,就在於我們能否及時為怒氣「踩煞車」,
深呼吸並暫時離開現場,都是不錯的做法,下次不妨一試。
遇到比較緊張的情勢,一次呼吸可能還無法平復高漲的情緒,
那就持續做個5-6次,直到自己心情平復為止。
練習9.「別一直想當乖寶寶」
曾經,我也想當在每個場景中最出色的那個,
長輩們口中最乖的名單有我、
最認真的名單有我、
擁有不錯工作的名單更應該要有我,
但這樣不斷壓抑自己的結果,就是如果某天一個情緒開關沒控制好,
來個火山爆發,至此就會在對方心中留下「IQ低」、「脾氣火爆」的印象。
這樣的人生太累了!
其實只要在生活中的每一個場合,在符合禮節的原則下,做最真誠的自己就好,
「不緊張、不沮喪,更不要逞搶」,這就是禪的生活態度。
對自己是如此,對他人亦是如此,
不要去管對方的頭銜,只要看最原本的面貌就好,
不低估,也不要高估。
練習11.「做自己人生的主角」
小的時候,我們對自己喜歡的事玩到寢忘時的,
從來不會因為看清自己或被別人比較而感到悶悶不樂;
只要試著練習把「像我這種程度」這種看清自己的態度
及「我一定要贏過對方」的執著放下,
成為自己的主人公後,我們便不會在因此感到洩氣或悶悶不樂了。
練習12.「無所求」
慾望可以促使一個人進步,但如果心態無法正確調適,就會反變成執著,
不論是想要的東西得不到,心情因而覺得煩悶,
或暫時得到後,又出現下個想得到的東西,讓自己心神不寧的。
尤其是人際關係,只要對方不依照我們心中期望的樣子行動時,
心中一把無名火就立刻升了上來。
跟自己說聲:「謝謝你! 已經足夠了」,這麼說的時候,我們的心會安定下來,
每天就能充實又滿足了。
練習13.「坐而言不如起而行」
當我們心理老想著「這個該做」、「那個還沒有做」、「那些送件又卡關了」
但又一直遲遲沒有動手,心理的壓力也會無形中一直累積,
等到臨界點時,可能就會突然爆炸。
人生本來就非一帆風順的,低谷及挫折是常有之事,
只要正面看待那些不好的事,朝好的方向改變,並下定決心,現在就去做,
時日一久,一定也能感覺到自己「有所成長」。
練習14.「不著急,耐心等」
現代人因為科技帶來的高速便利,一旦事情若不按照原本的計畫進行,
第一個反應是焦躁,著急地想要看到結果,否則會一直坐立難安,
在人際關係上也是如此,一旦與人發生糾紛時或被誤解時,總是急著想要解釋,
但往往操之過急,反而引起更多的麻煩。
其實,碰上這種情況,我們只要靜下心來耐心等,並超前佈署,
做好萬全準備,等待時間推移,時機成熟,相信就會有圓滿的結局。
練習15.「先從自己做起」
「山轉不如路轉,路轉不如心轉」
如果自己不先改變,不論是搬家、人事異動、換新的工作環境等方法,
令你一直頭疼的問題還是會一直發生。
拋棄不切實際的想法:
「近期會有貴人出現幫我」、「等周遭環境改變,壓力就會減輕了吧?」,
才能替自己趕緊找到出路。
練習16.「不要求完美」
努力的態度很重要,但對結果不要太執著;
接受現在的樣子,然後放寬心繼續向前走,
心無旁鶩地持續努力,就是最好的成果。
除了上述提到的幾項練習外,
作者也提供了一些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從事的活動:
活動1.「置身於大自然中」
有的時候,人常會拘泥於一些瑣事,而讓心情煩悶,
這個時候到大自然走走(Ivory覺得「爬山」是個不錯的選項),
讓自己震懾於自然界的鬼斧神功,浸泡在芬多精的洗禮,心情便能豁然開朗。
魯迅也曾說過,要想改變人的心態,可以去5個地方
(我列舉3個,自己曾經嘗試後,心境確實有改變)
1、醫院:這裡集聚了人間痛苦,才知道你有健康最重要;
(Ivory:每每到了醫院,尤其是生死交關的急診室與手術間,
會覺得人生其實有很多是真的不必太計較)
2、建築工地:感受底層人民的上班艱辛,你才會加倍珍惜自己的工作;
(Ivory:看到在大太陽底下揮灑汗水的工人,
就會覺得自己職場上的委屈好像也不是忍不下去了)
3、墓地:會懂得:不去計較任何事,活著比什麼都重要!
(Ivory:人生就這麼短短的幾十年,把一跟會扎自己心的刺,
放在心頭上時刻掛念,確實不值!)
活動2.「悠哉地洗澡」
用溫一點的水,想像正在體自己洗滌深靈上的汙穢,
所有不愉快,也跟著水流往下,一併流出了體外;
我也覺得洗溫泉是個不錯的選擇,讓自己整個身體浸泡在溫水裡,慢慢放鬆,
感覺也挺舒服的。
活動3.「睡前30分鐘沉澱一下心情」
睡前做些伸展、冥想,放些入眠的音樂,
將燈光調暗些,仔細保養身體,好好睡一覺,
明天有能有滿滿能量迎接新的一天。
活動4.「早起」
我覺得這個活動,還可以向外延伸到生活的各個層面,
比方:提早15分鐘抵達會場、提早10分鐘進到會議室確認茶水及電燈,
核心概念就是:讓自己從容些。心情上不緊迫,遇到突發狀況,
也能因為有充裕的時間,靜下心來想出解決的辦法。
活動5.「早晨不要開電視」
早上起床的時候,心情通常是平靜的,心跳及呼吸也十分和緩;
這個時候如果打開電視,除了會受到電視音量的影響使情緒產生波動外,
如果剛好播報了一些比較沉重或令人驚悚沮喪的新聞事件,
一整天的心情也會因此受到影響。
如果真的有必須接收資訊的需求,讀早報是個不錯的選擇。
活動6.「先訂好一天的行程」
如果可以在前一天預先用紙筆寫下隔天的行程,
等時間一到,便能按照預定計畫走。
如此一來,便能減少因為錯失時機的懊惱及焦慮
(應該利用這個時間如何如何、忘記做了什麼什麼....),
只要埋頭專心做自己的事情就好。
活動7.「打掃」
讓東西出現在正確的位置,環境整潔了,就能擁有使人更美更清澈的力量。
以前我總有個不好的習慣是:「東西用完就放著,等等再收拾」,
然後就越積越多,使環境變得雜亂,等想到要整理時,又得花費一整天的時間;
自從上次花了整整一個半的假日收拾後,便告訴自己,要養成隨時整理得習慣,
東西用完就放回原位,讓每樣物品都能出現在正確的位置上,
不僅環境隨能保持整潔,不必再大費周章地花時間整理,心情也能輕鬆許多。
除了養成隨手整理的習慣外,「懂得捨去不必要的物品」也是一個關鍵,
替自己制定一些標準,比方:不買不需要的物品、不因為有折扣就衝動性購買、衣服超過一年沒有穿過就回收等,
人生的路很長,輕裝上路,才能讓自己越活越輕鬆。
活動8.「只買真正需要的東西」
資源有限,但人的慾望無窮,
如果一直因為「想要」而去購買物品,那根本買不完;
也替自己設立一個採買的基準點:先列好採買清單,就能避免衝動性消費、
不買感覺用得到的物品、不要跟著潮流買東西等。
活動9.「做完一件事再做下一件事」
過去提倡一心多用,但後來發現這樣不僅不會提升工作效率,
連帶品質也會降低,更糟的是,心情也會因為要同時處理不同複雜程度的事務而緊張起來。
懂得選擇捨棄不重要的事情,把寶貴的時間花在都口上,
一次處理一件事情就好,想必心情也能更加專注。
活動10.「絕口不提『忙碌』、『疲勞』」
語言的力量是很可畏的,
如果經常說些負面的詞句,周遭磁場也會跟著變得不好了;
假如不小心說了出口,就把它當作是要改變得徵兆,一點一點地開始改變起。
這個世上最需要愛語詩的人,其實就是我們自己。
活動11.「走出車站的驗票口後,就不再去想了」
佛寺裡有所謂的「山門」,
我們可以利用山門到寺院參道間的這段距離,沉澱自己的心情。
同樣地,我們也可以把這個概念套用到生活中,
下了班後,制定一段距離並設定結界,
通過某個公車站牌後,就把工作上的事拋諸腦後;
此外,我們也可以通過一些身體動作暗示大腦,
比方:解開領帶、摘下首飾、脫掉鞋子,告訴自己該轉換心情了。
本書作者以「禪」的觀點出發,分享了許多心法,
如果能夠實行於日常生活中,確實會讓人有慢下來的平靜感覺。
我認為所謂的「高EQ」,不是沒有脾氣不會生氣,
而是懂得轉換心境,釋放情緒,
透過作者提供的練習及活動,勤加練習,
相信你我都能擁有一顆「不生氣」的心。
如果你喜歡我分享的文章,
那麼,我想邀請你,
不妨再多花個幾分鐘的時間,
看看其他文章,或到我的部落格
逛逛
或許......
你會在這過程中找到你想要的答案:
(點選圖片即可前往網站↑及文章↓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