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08 組織行為_課堂筆記
關於激勵 (About Motivation)
關於團體(About Group)
關於激勵 (About Motivation)
1.工作再設計-JCM Model
其中, 任務完整性是指工作完整且可辨認出工作成果的程度。
例:個人蛋糕工作室的老闆相對具有較高的任務完整性,
因需要從蛋糕製作、通路開發、行銷設計、門市服務等一手包辦。
用企業用語來表示的話,我們可以說:這人是否為「多能工」?
2.工作分享-Job Sharing
是指讓多名人員同時分擔傳統的一份工作。
例:08-17的工作,設計成08-12由A工作,13-17再由B接手進行。
3.激勵之所以會失敗的原因,不外乎:被員工預期到了!
因此,研究指出:不定期*不定量發放獎金頻率最為有效。
不過,不論企業採行何種方式,
只要能達到目的,產生效果的策略,
就都是好方法。
(No matterwhat, the way can achieve the goal,
is the good way.)
關於團體(About Group)
1.團體(Group)≠團隊(Team)
團體間會彼此分享資訊,而團隊通常具有共同達成的目標,
(Group will share information with each other, on the other hand, team will have the same target to complete.)
在過程中透過成員間彼此的互動產生1+1>2的綜效。
2.文化的作用 & 團體規範
一般而言,除非是直接強制規定,團體間的規範都是互動出來的,
在一來一往間也形成了團體的文化
(人類生活: 食/衣/住/行/育/樂的加總,且為成員間共享的資源)。
綜上所述,
規範可以說是團體的文化,而文化同時也是約束團體的無形力量。
3.內/外團體影響了社會認同的程度
團體中我們通常會有互動特別熱絡的人(也就是所謂的"小團體"),
這就是內團體的定義(書本也寫得太複雜,還好老師有解釋);
而在這團體外的人,我們便可稱之為外團體。
此時,內團體所展現的內團體偏私,便是社會認同感的展現方式。
4.最後,團體發展會經歷「中斷-平衡模式」(如下圖)
我們可以觀察到,不論在A或B階段,團體都會經歷一段穩固期。
課堂軼事-(個案討論)
老師:「Google的福利有多好呢?」
我:「好到可以再買一顆新鮮的肝」
Ivory是以自己的觀點出發,寫下每堂課的摘要,
如果有不同的想法或想要更深入討論的,歡迎留言讓我知道ㄛ~
(學習的路上因為有你而不孤單)
(點選圖片超連結可以看更多關於OB的筆記ㄛ^^)
留言列表